智能用电服务接口通信协议映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智能用电服务接口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通信协议映射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2章 智能用电通信技术研究 | 第15-27页 |
2.1 智能电网通信网络 | 第15-17页 |
2.1.1 智能电网通信网络分类 | 第15-16页 |
2.1.2 高层通信协议 | 第16-17页 |
2.2 电网用户侧接入技术 | 第17-19页 |
2.2.1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 第17-18页 |
2.2.2 光纤通信技术 | 第18-19页 |
2.2.3 电力线通信PLC | 第19页 |
2.3 用户侧通信协议分析 | 第19-26页 |
2.3.1 XMPP | 第20-21页 |
2.3.2 HTTP | 第21-23页 |
2.3.3 WIA-PA | 第23-24页 |
2.3.4 PLC | 第24-25页 |
2.3.5 RS485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26-27页 |
第3章 智能用电信息交互需求分析 | 第27-33页 |
3.1 智能电网用户端系统 | 第27-30页 |
3.2 智能用电信息交换需求分析 | 第30-32页 |
3.3 本章小节 | 第32-33页 |
第4章 通用通信服务接口设计 | 第33-45页 |
4.1 GCSI模型设计 | 第33-35页 |
4.1.1 GCSI通信模型 | 第34页 |
4.1.2 GCSI通信模式 | 第34-35页 |
4.2 GCSI服务设计 | 第35-40页 |
4.2.1 公共基础类服务 | 第36-37页 |
4.2.2 需求响应类服务 | 第37-38页 |
4.2.3 能效评估类服务 | 第38页 |
4.2.4 分布式能源服务 | 第38-39页 |
4.2.5 电动汽车类服务 | 第39-40页 |
4.2.6 负荷管理类服务 | 第40页 |
4.3 服务动作原语结构 | 第40-43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43-45页 |
第5章 通信服务的映射研究 | 第45-61页 |
5.1 映射模型 | 第45-46页 |
5.2 映射到XMPP | 第46-50页 |
5.2.1 交易型服务的映射 | 第46-47页 |
5.2.2 查询类服务的映射 | 第47-48页 |
5.2.3 事件型服务的映射 | 第48-49页 |
5.2.4 报告类服务的映射 | 第49页 |
5.2.5 XMPP参数映射 | 第49-50页 |
5.3 映射到HTTP | 第50-52页 |
5.3.1 Query类服务的映射 | 第50页 |
5.3.2 Delete类服务的映射 | 第50-51页 |
5.3.3 Change类服务的映射 | 第51页 |
5.3.4 Create类服务的映射 | 第51-52页 |
5.3.5 HTTP参数的映射 | 第52页 |
5.4 映射到WIA-PA | 第52-55页 |
5.4.1 读/写/操作类服务的映射 | 第52-53页 |
5.4.2 发布/订阅类服务的映射 | 第53-54页 |
5.4.3 告警类服务的映射 | 第54页 |
5.4.4 WIA-PA参数映射 | 第54-55页 |
5.5 映射到PLC | 第55-57页 |
5.5.1 读数据类服务的映射 | 第56页 |
5.5.2 操作类服务的映射 | 第56-57页 |
5.5.3 校时类服务的映射 | 第57页 |
5.6 映射到RS485 | 第57-60页 |
5.6.1 读数据类服务的映射 | 第58页 |
5.6.2 写数据类服务的映射 | 第58-59页 |
5.6.3 设置类服务的映射 | 第59页 |
5.6.4 更改类服务的映射 | 第59-60页 |
5.6.5 校时类服务的映射 | 第60页 |
5.7 本章小节 | 第60-6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