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3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1页 |
1.4 双馈发电机变流器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5 本文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5.1 本文课题来源 | 第13页 |
1.5.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网侧变流器设计原理及仿真 | 第15-29页 |
2.1 网侧变流器的特点与工作原理 | 第15-17页 |
2.2 网侧变流器的数学模型 | 第17-21页 |
2.2.1 网侧变流器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17-18页 |
2.2.2 网侧变流器在 dq 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18-21页 |
2.3 网侧变流器双闭环控制结构 | 第21-24页 |
2.4 网侧变流器仿真分析 | 第24-28页 |
2.4.1 仿真模型建立 | 第24-25页 |
2.4.2 仿真分析 | 第25-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机侧变流器控制原理及仿真 | 第29-53页 |
3.1 双馈发电机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3.1.1 双馈发电机的特点 | 第29页 |
3.1.2 双馈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3.2 机侧变流器拓扑与双馈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30-35页 |
3.2.1 机侧变流器主电路拓扑 | 第30页 |
3.2.2 双馈发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30-32页 |
3.2.3 双馈发电机在 dq 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32-34页 |
3.2.4 双馈发电机的功率特性 | 第34-35页 |
3.3 定子电压定向控制策略 | 第35-39页 |
3.4 双馈发电机并网控制策略 | 第39-44页 |
3.4.1 双馈发电机空载并网控制策略 | 第39-44页 |
3.5 双馈风电发电机输出功率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44-51页 |
3.5.1 仿真模型建立 | 第44-45页 |
3.5.2 仿真分析 | 第45-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双 PWM 变流器硬件结构与设计 | 第53-68页 |
4.1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第53-55页 |
4.2 主电路硬件设计 | 第55-59页 |
4.2.1 过流保护电路 | 第55-56页 |
4.2.2 功率器件选型 | 第56页 |
4.2.3 霍尔检测电路 | 第56-58页 |
4.2.4 光耦隔离电路 | 第58页 |
4.2.5 电源供电电路 | 第58-59页 |
4.3 控制电路设计 | 第59-67页 |
4.3.1 控制芯片选择 | 第59页 |
4.3.2 DSP+CPLD 控制方案 | 第59-60页 |
4.3.3 DSP 供电电路 | 第60-61页 |
4.3.4 DSP 复位电路 | 第61-62页 |
4.3.5 DSP 外围编码器电路 | 第62-63页 |
4.3.6 DSP 外围 RS485 电路 | 第63-64页 |
4.3.7 CPLD 外围继电器控制电路 | 第64页 |
4.3.8 A/D 调理及保护电路 | 第64-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双馈发电机输出功率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68-80页 |
5.1 DSP 程序设计 | 第68-78页 |
5.1.1 DSP 片上资源分配 | 第68-69页 |
5.1.2 网侧变流器 DSP 程序设计 | 第69-71页 |
5.1.3 机侧变流器 DSP 程序设计 | 第71-74页 |
5.1.4 DSP 子程序设计 | 第74-78页 |
5.2 CPLD 程序设计 | 第78-79页 |
5.2.1 CPLD 引脚资源分配 | 第78页 |
5.2.2 CPLD 程序设计 | 第78-7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变流器样机实验 | 第80-87页 |
6.1 网侧变流器电阻负载实验 | 第80-82页 |
6.2 网侧变流器能馈实验 | 第82-83页 |
6.3 绕线式异步电机输出功率控制实验 | 第83-8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结论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附件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