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生产行业管理论文

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5-27页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15-19页
        1.1.1 现实背景第15-16页
        1.1.2 理论背景第16-18页
        1.1.3 问题的提出第18-19页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第19-21页
        1.2.1 研究目标第19-20页
        1.2.2 研究意义第20-21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1-23页
        1.3.1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3.2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4 技术路线及结构安排第23-25页
        1.4.1 技术路线第23页
        1.4.2 结构安排第23-25页
    1.5 研究的创新点第25-26页
    1.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27-56页
    2.1 相关理论基础第27-33页
        2.1.1 融知发酵理论第27-29页
        2.1.2 社会资本理论第29-30页
        2.1.3 社会认知理论第30-31页
        2.1.4 IS成功模型第31-32页
        2.1.5 计划行为理论第32-33页
    2.2 食品安全相关研究综述第33-37页
        2.2.1 食品安全知识第33-34页
        2.2.2 食品安全知识交流研究综述第34-36页
        2.2.3 对相关研究现状的评述第36-37页
    2.3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综述第37-54页
        2.3.1 虚拟社区研究综述第37-41页
        2.3.2 知识共享研究综述第41-45页
        2.3.3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理论研究第45-48页
        2.3.4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实证研究第48-54页
    2.4 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现状第54页
    2.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3章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研究第56-78页
    3.1 食品安全虚拟社区及其知识共享的内涵第56-62页
        3.1.1 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的内涵第56-59页
        3.1.2 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的类型第59-60页
        3.1.3 食品安全虚拟社区与知识共享的关系第60-61页
        3.1.4 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功能第61-62页
    3.2 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模式和内在条件第62-65页
        3.2.1 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模式第62-64页
        3.2.2 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内在条件第64-65页
    3.3 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第65-71页
        3.3.1 融知发酵模型的引入第65-66页
        3.3.2 融知发酵要素在社区知识共享中的解析第66-67页
        3.3.3 融知发酵视角的食品安全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分析第67-71页
    3.4 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过程第71-77页
        3.4.1 主体视角的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过程第71-74页
        3.4.2 系统视角的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过程第74-77页
    3.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4章 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第78-102页
    4.1 模型构建的总体思路第78-79页
    4.2 模型变量的选取和内涵的界定第79-90页
        4.2.1 社会因素变量第79-82页
        4.2.2 系统因素变量第82-84页
        4.2.3 个体认知变量第84-88页
        4.2.4 共享意愿与共享行为第88-89页
        4.2.5 调节变量第89页
        4.2.6 模型研究变量汇总第89-90页
    4.3 基本假设的提出第90-99页
        4.3.1 社会变量与共享意愿的关系第90-92页
        4.3.2 系统变量与共享意愿的关系第92-94页
        4.3.3 认知变量与相关变量的关系第94-96页
        4.3.4 人际信任与相关变量的关系第96-97页
        4.3.5 共享意愿与共享行为的关系第97-98页
        4.3.6 调节变量与相关变量的关系第98-99页
    4.4 理论模型的构建与研究假设归纳第99-101页
    4.5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5章 研究方法设计第102-130页
    5.1 数据分析工具与方法第102-107页
        5.1.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02-103页
        5.1.2 信度和效度分析第103-104页
        5.1.3 因子分析第104-105页
        5.1.4 结构方程模型第105-106页
        5.1.5 调节分析第106-107页
    5.2 变量测量第107-115页
        5.2.1 变量指标测算方式的选择第107-108页
        5.2.2 变量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08-115页
    5.3 问卷设计第115-118页
        5.3.1 问卷设计的原则第115-116页
        5.3.2 问卷内容和形式第116-117页
        5.3.3 问卷设计的步骤第117-118页
    5.4 小样本检验第118-128页
        5.4.1 小样本数据描述第119-121页
        5.4.2 小样本量表检验第121-123页
        5.4.3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123-126页
        5.4.4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126-128页
    5.5 本章小结第128-130页
第6章 模型拟合与假设检验第130-172页
    6.1 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第130-135页
        6.1.1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130-132页
        6.1.2 数据收集与整理第132-134页
        6.1.3 样本基本情况描述第134-135页
    6.2 数据分析第135-143页
        6.2.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36-137页
        6.2.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137页
        6.2.3 无回应偏差检验第137-138页
        6.2.4 信度与效度分析第138-142页
        6.2.5 控制变量的影响第142-143页
    6.3 假设检验第143-149页
        6.3.1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第143-144页
        6.3.2 模型拟合与假设检验第144-146页
        6.3.3 模型的修正第146-148页
        6.3.4 食品涉入度的调节作用检验第148-149页
    6.4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讨论第149-160页
        6.4.1 总体研究结果第149-151页
        6.4.2 社会因素对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分析第151-154页
        6.4.3 系统因素对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分析第154-157页
        6.4.4 个体认知对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分析第157-159页
        6.4.5 食品涉入度的调节作用分析第159-160页
    6.5 启示和建议第160-170页
        6.5.1 关系视角的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促进策略第161-165页
        6.5.2 系统视角的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促进策略第165-167页
        6.5.3 个体视角的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促进策略第167-170页
    6.6 本章小结第170-172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72-178页
    7.1 研究结论与贡献第172-175页
        7.1.1 研究总结第172-174页
        7.1.2 研究贡献第174-175页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175-177页
        7.2.1 研究局限第175-176页
        7.2.2 研究展望第176-177页
    7.3 本章小结第177-178页
参考文献第178-196页
附录 1第196-200页
附录 2第200-204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04-206页
    1 作者简介第204页
    2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04-206页
        2.1 已发表论文第204页
        2.2 参加科研项目第204-206页
致谢第206-207页

论文共2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背眼虾虎鱼亚科鱼类视觉器官的适应性进化研究
下一篇:半无桥Boost PFC变换器及其有源软开关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