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基层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 实践意义 | 第8-9页 |
2. 理论意义 | 第9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四)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 文献分析法 | 第12页 |
2. 案例分析法 | 第12页 |
(六) 创新点 | 第12-13页 |
一、 新媒体时代与政府公信力概述 | 第13-20页 |
(一) 新媒体时代 | 第13-16页 |
1. 新媒体概念 | 第13页 |
2. 新媒体种类 | 第13页 |
3. 新媒体时代特征 | 第13-14页 |
4.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法则 | 第14-16页 |
(二) 基层政府公信力 | 第16-18页 |
1. 概念 | 第16-17页 |
2. 评价指标 | 第17-18页 |
3. 特殊性 | 第18页 |
(三) 新媒体对基层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 第18-20页 |
1. 积极影响 | 第18-19页 |
(1)有助于民主决策 | 第18页 |
(2)加强了对基层政府的监督 | 第18-19页 |
(3)实现了反腐与网络的互动 | 第19页 |
2. 消极影响 | 第19-20页 |
(1)虚假信息的传播侵害基层政府公信力 | 第19-20页 |
(2)对基层政府回应媒体舆论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 第20页 |
(3)“信息霸权”和“政治欺骗”将影响政府公信力 | 第20页 |
二、 新媒体时代的基层政府公信力现状 | 第20-29页 |
(一) 缺失现状 | 第20-21页 |
(二) 缺失原因 | 第21-23页 |
1. 基层政府角色定位不清晰 | 第22页 |
2. 基层政府行政监督力度薄弱 | 第22页 |
3. 基层政府官员过度追求个人利益 | 第22-23页 |
4. 基层政府与群众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 第23页 |
5. 部分不良新媒体的错误导向 | 第23页 |
(三) 案例 | 第23-27页 |
1. 典型案例 | 第23-26页 |
(1)事件一:胶州市胶西镇东祝村上访事件 | 第23-24页 |
(2)事件二:胶州市胶西镇校车翻车事件 | 第24-26页 |
2. 案例分析 | 第26-27页 |
(1)事件行为分析 | 第26-27页 |
(2)新媒体在事件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27页 |
(四) 缺失危害 | 第27-29页 |
1. 干群关系恶化 | 第27-28页 |
2. 地方经济发展受阻 | 第28页 |
3. 社会稳定难以实现 | 第28-29页 |
4. 政府形象受损 | 第29页 |
三、 新媒体时代的基层政府公信力建设 | 第29-32页 |
(一) 加快行政模式转变 | 第29页 |
(二) 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基层服务 | 第29-30页 |
(三)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 第30页 |
(四) 积极应对时代变化,建设网络沟通平台 | 第30页 |
(五) 加强公众参政议政,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 第30-31页 |
(六) 健全体制机制,做好制度保障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