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微波介质陶瓷简述 | 第10-11页 |
1.2 微波介质陶瓷体系与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2.1 微波介质陶瓷体系的分类 | 第11-12页 |
1.2.2 微波介质陶瓷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页 |
1.3 微波介质的物理基础 | 第12-16页 |
1.3.1 微波频段下的介电常数 | 第12-14页 |
1.3.2 品质因数 | 第14-15页 |
1.3.3 温度系数 | 第15-16页 |
1.4 材料微观结构对陶瓷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16-17页 |
1.4.1 晶粒-主晶相对微波介质材料的影响 | 第16页 |
1.4.2 玻璃相对微波介质材料性质的影响 | 第16页 |
1.4.3 气孔对微波介质材料性质的影响 | 第16-17页 |
1.4.4 其他因素 | 第17页 |
1.5 钨酸盐微波介质陶瓷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6 本文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2页 |
1.6.1 本文的立题依据 | 第18-19页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第二章 传统固相法制备钨酸镉微波介质陶瓷 | 第22-34页 |
2.1 钨酸镉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过程 | 第22-25页 |
2.1.1 原料 | 第22页 |
2.1.2 工艺流程与工艺参数 | 第22-25页 |
2.2 样品的表征与测试分析 | 第25-32页 |
2.2.1 热分析测试 | 第26-27页 |
2.2.2 物相分析 | 第27-29页 |
2.2.3 显微结构分析 | 第29-30页 |
2.2.4 微波介电性能的测试结果分析 | 第30-32页 |
2.3 与其他钨酸盐进行对比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高能球磨法制备钨酸镉陶瓷及微波性能表征 | 第34-52页 |
3.1 高能球磨法概述 | 第34-38页 |
3.1.1 高能球磨的机械合金化原理 | 第34-36页 |
3.1.2 影响高能球磨的主要因素 | 第36-38页 |
3.2 实验过程 | 第38-39页 |
3.3 钨酸镉粉体的结构表征与测试分析 | 第39-45页 |
3.3.1 不同球磨时间下的物相分析 | 第40-42页 |
3.3.2 粉体的显微结构与粒度分析 | 第42-45页 |
3.4 钨酸镉陶瓷微波介电性能 | 第45-49页 |
3.4.1 陶瓷的物相分析与显微结构 | 第45-47页 |
3.4.2 烧结特性与介电性能 | 第47-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第四章 添加纳米TIO_2调节钨酸镉微波介质陶瓷的温度系数 | 第52-66页 |
4.1 引言 | 第52-54页 |
4.1.1 LTCC技术 | 第52-53页 |
4.1.2 微波复合机理 | 第53-54页 |
4.2 实验流程 | 第54-56页 |
4.3 纳米TiO_2的添加对钨酸镉陶瓷烧结温度的影响 | 第56-59页 |
4.3.1 (1-x)CdWO4-x TiO_2相组成 | 第56-57页 |
4.3.2 (1-x)CdWO4-x TiO_2陶瓷的显微结构 | 第57-59页 |
4.4 纳米二氧化钛对钨酸镉陶瓷的微波性能的影响 | 第59-64页 |
4.4.1 (1-x)CdWO4-x TiO_2陶瓷微波性能随烧结温度的变化关系 | 第59-62页 |
4.4.2 (1-x)CdWO4-x TiO_2复合陶瓷温度系数τf的微调控 | 第62-63页 |
4.4.3 0.79CdWO_4-0.21TiO_2陶瓷在900℃下与银共烧实验 | 第63-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