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1 引言 | 第12-50页 |
|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 | 第12-13页 |
| ·生防细菌抗菌机制 | 第13-24页 |
| ·产生铁载体 | 第13-14页 |
| ·拮抗作用 | 第14-21页 |
| ·植物诱导抗性 | 第21-22页 |
| ·空间营养竞争作用 | 第22-23页 |
| ·重寄生作用 | 第23-24页 |
| ·微生物防治的优点 | 第24页 |
| ·微生物防治中生防细菌的应用 | 第24-26页 |
| ·非核糖体肽类生物合成机制 | 第26-35页 |
| ·非核糖体肽合成酶的结构 | 第26-27页 |
| ·非核糖体肽的一般合成过程 | 第27-29页 |
| ·芽孢杆菌脂肽抗生素合成过程 | 第29-34页 |
| ·芽抱杆菌非核糖体肽的应用前景 | 第34-35页 |
| ·具有生防作用的多粘类芽孢杆菌 | 第35-47页 |
| ·产生的抗菌物质 | 第36-44页 |
| ·Fusaricidin 合成分子机制 | 第44-47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47-48页 |
|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第48-50页 |
| ·研究内容 | 第48页 |
| ·技术路线 | 第48页 |
| ·研究方法 | 第48-50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0-61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50页 |
| ·培养基及试剂 | 第50-51页 |
| ·培养基 | 第50页 |
| ·DNA 提取试剂 | 第50页 |
| ·PCR 试剂 | 第50-51页 |
| ·感受态细胞制备试剂(CaC1_2 法) | 第51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试剂 | 第51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1-52页 |
|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52-53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53页 |
| ·DNA 浓度的确定 | 第53页 |
| ·NRPS 基因保守区PCR 扩增 | 第53-54页 |
| ·NRPS 基因保守区域侧翼序列的克隆 | 第54-56页 |
| ·TAIL-PCR 引物的设计 | 第54-55页 |
| ·TAIL-PCR 反应体系 | 第55-56页 |
| ·TAIL-PCR 反应条件 | 第56页 |
| ·fus 基因簇的克隆 | 第56-57页 |
| ·PCR 产物凝胶回收 | 第57-58页 |
| ·DH5α感受态细胞制备(CaCl_2法) | 第58页 |
| ·PCR 产物克隆 | 第58-59页 |
| ·重组质粒的筛选与鉴定 | 第59页 |
| ·IPTG-X-gal 筛选 | 第59页 |
| ·菌落的快速裂解及质粒大小的检查 | 第59页 |
| ·序列测定 | 第59-60页 |
| ·DNA 序列分析 | 第60页 |
| ·结构域预测 | 第60页 |
| ·FusA-A6 氨基酸残基成分分析 | 第60-61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1-70页 |
| ·多粘类芽孢杆菌(P. polymyxa)SC2 的NRPS 基因保守区域克隆 | 第61页 |
| ·NRPS 基因保守区侧翼序列的克隆 | 第61-63页 |
| ·fus 基因簇的克隆 | 第63页 |
| ·fus 基因簇序列分析 | 第63-64页 |
| ·fus 基因簇组织示意图 | 第64-65页 |
| ·fusA 结构域预测 | 第65-67页 |
| ·FusA-A6 氨基酸残基成分分析 | 第67页 |
| ·讨论 | 第67-70页 |
| 4 结论 | 第70-71页 |
| ·结论 | 第70页 |
| ·尚待完成的工作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