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吲哚环系的重要性 | 第8页 |
1.2 以胺 类化合物作为酰胺化 试剂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1.3 N- 氟双苯磺酰 亚胺 ( NF SI ) 参与的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4 吲哚烯丙 基化反 应的研 究进展 | 第13-17页 |
1.5 小结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吲哚C3位酰胺化反应的研究 | 第19-34页 |
2.1 引言 | 第19-20页 |
2.2 课题的提出 | 第20页 |
2.3 吲哚C3位酰胺化结构的确定 | 第20-21页 |
2.4 催化体系的优化 | 第21-24页 |
2.4.1 溶剂的优化 | 第21-22页 |
2.4.2 添加剂的量和种类的优化 | 第22-23页 |
2.4.3 温度的优化 | 第23页 |
2.4.4 其他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 第23-24页 |
2.5 反应底物的拓展 | 第24-25页 |
2.5.1 吲哚底物的拓展 | 第24-25页 |
2.6 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25-26页 |
2.7 实验部分 | 第26-33页 |
2.7.1 底物部分的合成及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26-33页 |
2.8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吲哚C2位烯丙基化反应的研究 | 第34-49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课题的提出 | 第35页 |
3.3 催化体系的优化 | 第35-39页 |
3.3.1 催化剂的选择 | 第36页 |
3.3.2 添加剂的选择 | 第36-37页 |
3.3.3 溶剂的选择 | 第37-38页 |
3.3.4 其他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 反应底物的拓展 | 第39-42页 |
3.4.1 不同吲哚与乙酸烯丙酯的反应 | 第39-41页 |
3.4.2 不同乙酸烯丙酯与吲哚的反应 | 第41-42页 |
3.5 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42页 |
3.6 实验 部分 | 第42-48页 |
3.6.1 底物部分的合成及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42-48页 |
3.7 小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 (代表性谱图 ) | 第54-83页 |
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 第83-84页 |
主要缩写对照表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