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房地产经济论文

农民工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山东省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导论第11-19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4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4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7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体评价第16-17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18页
     ·研究思路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8-19页
     ·创新点第18页
     ·不足之处第18-19页
第2章 农民工的居住现状第19-30页
   ·农民工的居住类型第19-22页
     ·租住在城中村和城边村第19-21页
     ·员工集体宿舍第21-22页
     ·其它少数的房屋来源第22页
   ·存在的问题第22-26页
     ·居住条件差第23页
     ·环境卫生质量差第23-24页
     ·存在社会融合问题第24-26页
   ·现行有关农民工住房的政策第26-28页
     ·《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第26-27页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第27-28页
     ·《关于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指导意见》第28页
   ·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农民工的住房意愿与需求调查分析第30-35页
   ·我省农民工背景资料研究第30-33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区第30-31页
     ·职业构成第31-32页
     ·文化程度构成第32页
     ·家庭构成特点第32-33页
     ·收入构成第33页
   ·农民工住房意愿调查第33-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国内外住房问题解决经验借鉴第35-42页
   ·国外低收入人群住房政策经验借鉴第35-37页
     ·美国的市场配置为主,政府干预为辅政策第35页
     ·英国的“共有产权”制度安排第35-36页
     ·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政策第36页
     ·法国和澳大利亚的新购房补贴政策第36-37页
   ·国内各地市农民工住房建设经验借鉴第37-40页
     ·长沙的“江南公寓”第37-38页
     ·重庆的“棒棒公寓”第38页
     ·湖州市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到住房公积金范围第38-39页
     ·苏南模式—多渠道、多途径构建农民工聚居点第39页
     ·西坞的力帮村第39-40页
   ·小结第40-42页
第5章 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第42-52页
   ·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第42-46页
     ·农民工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第42-45页
     ·户籍制度的改革第45-46页
   ·制度创新设计第46-52页
     ·城中村的改造模式第46-49页
     ·城市闲置住房租赁市场的开发第49-50页
     ·宅基地和流转地的“双替换”制度第50-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传导路径和机制研究
下一篇:山东省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行业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