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1.1 引言 | 第8-9页 |
| 1.2 硼酸盐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 | 第9-14页 |
| 1.2.1 非线性光学材料 | 第9-10页 |
| 1.2.2 闪烁体材料 | 第10-12页 |
| 1.2.3 稀土发光材料 | 第12-14页 |
| 1.3 相图理论及其应用 | 第14-15页 |
| 1.4 晶体结构测定的发展 | 第15-17页 |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原理 | 第18-24页 |
| 2.1 样品制备 | 第18页 |
| 2.2 样品表征 | 第18-20页 |
| 2.2.1 X射线粉末衍射 | 第18-19页 |
| 2.2.2 化学成分分析 | 第19页 |
| 2.2.3 红外光谱 | 第19页 |
| 2.2.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第19页 |
| 2.2.5 紫外可见荧光光谱 | 第19页 |
| 2.2.6 差示扫描分析 | 第19-20页 |
| 2.3 粉末衍射法测定新相的晶体结构 | 第20-24页 |
| 第三章 MgO-In_2O_3-B_2O_3体系固相线下的相关系 | 第24-28页 |
| 3.1 引言 | 第24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24页 |
| 3.3 MgO-In_2O_3-B_2O_3赝三元体系固相线下的相关系 | 第24-27页 |
| 3.3.1 二元体系相关系 | 第24-25页 |
| 3.3.2 低温下三元体系的相关系 | 第25页 |
| 3.3.3 高温下三元体系的相关系 | 第25-2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MgInBO_4和MgIn_(7/8)B_(7/8)O_(29/8)的结构及性能 | 第28-43页 |
| 4.1 引言 | 第28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 4.3 MgInBO_4和MgIn_(7/8)B_(7/8)O_(29/8)的结构测定与精修 | 第29-31页 |
| 4.3.1 MglnBO_4的结构测定与精修 | 第29页 |
| 4.3.2 从头算法测定MgIn_(7/8)B_(7/8)O_(29/8)的晶体结构 | 第29-31页 |
| 4.4 MgIn_(7/8)B_(7/8)O_(29/8)到MgInBO_4的相变和晶体学分析 | 第31-37页 |
| 4.4.1 热分析 | 第31-34页 |
| 4.4.2 MgInBO_4和MgIn_(7/8)B_(7/8)O_(29/8)的晶体结构 | 第34-35页 |
| 4.4.3 从MgIn_(7/8)B_(7/8)O_(29/8)到MglnBO_4结构的晶体化学分析 | 第35-37页 |
| 4.5 MgInBO_4和MgIn_(7/8)B_(7/8)O_(29/8)的红外以及漫反射光谱 | 第37-39页 |
| 4.6 MgInBO_4和MgIn_(7/8)B_(7/8)O_(29/8)的稀土掺杂发光性能 | 第39-41页 |
| 4.6.1 MgInBO_4:0.08Eu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 第39-40页 |
| 4.6.2 MgInBO_4:0.08Tb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 第40-41页 |
| 4.6.3 MgIn_(7/8)B_(7/8)O_(29/8):0.08Eu和0.08Tb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 第41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五章 Mg_2InBO_5的晶体结构及性能 | 第43-53页 |
| 5.1 引言 | 第43页 |
| 5.2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 5.3 从头算法解析Mg_2InBO_5的晶体结构 | 第44-46页 |
| 5.4 Mg_2InBO_5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46-49页 |
| 5.5 Mg_2InBO_5的红外以及漫反射光谱 | 第49-50页 |
| 5.6 硼镁铁矿家族中的结构特点 | 第50-51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7页 |
| 附录1 MgO-In_2O_3-B_2O_3体系中各个样品的粉末衍射图谱 | 第67-7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