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的意境表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9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9-10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 《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的创作背景 | 第11-14页 |
2.1 造园活动的兴盛 | 第11页 |
2.2 园林绘画的盛行 | 第11-12页 |
2.3 园林绘画与士人生活 | 第12页 |
2.4 文徵明与王献臣的关系 | 第12-14页 |
3 《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的意境表现 | 第14-26页 |
3.1 空灵飘逸的意境 | 第14-16页 |
3.1.1 亲近自然,追求闲逸生活 | 第14-15页 |
3.1.2 崇尚“中隐”精神 | 第15-16页 |
3.2 象征性与暗示意味 | 第16-18页 |
3.2.1 特定符号的象征性 | 第16-17页 |
3.2.2 文士形象的暗示 | 第17-18页 |
3.3 特质性的艺术语言 | 第18-24页 |
3.3.1 细密写意的笔法 | 第18-20页 |
3.3.2 华淳温润的墨色 | 第20-22页 |
3.3.3 诗意的空间与布局 | 第22-24页 |
3.4 《拙政园三十一景图》题诗 | 第24-26页 |
3.4.1 诗书画的结合 | 第24页 |
3.4.2 诗境与画境的融通 | 第24-26页 |
4 意境表现在笔者创作中的体现 | 第26-37页 |
4.1 淡远留白的艺术处理 | 第26-31页 |
4.2 古雅空间的营造 | 第31-33页 |
4.3 境由静生,静由境出 | 第33-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及作品参展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