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图像”在当代摄影艺术中的应用解析
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大众图像的界定 | 第7-13页 |
1.1 图像与大众图像 | 第7-10页 |
1.1.1 什么是图像 | 第7-8页 |
1.1.2 什么是大众图像 | 第8-10页 |
1.2 成为大众图像的条件 | 第10-13页 |
1.2.1 广泛的大众参与度 | 第10-11页 |
1.2.2 高涨的社会关注度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不同传媒时代下大众图像的特征 | 第13-21页 |
2.1 纸质媒体时代的大众图像 | 第13-16页 |
2.2 影视、电视传媒时代的大众图像 | 第16-18页 |
2.3 数字网络时代的大众图像 | 第18-21页 |
第三章 艺术家对于大众图像的应用 | 第21-34页 |
3.1 用大众图像的消费符号意味进行创作的艺术家 | 第21-24页 |
3.1.1 爱德华多·保罗奇的拼贴艺术 | 第21-22页 |
3.1.2 杰夫·昆斯与消费文化 | 第22-24页 |
3.2 用大众图像的政治意味进行创作的艺术家 | 第24-27页 |
3.2.1 王广义与“政治波普” | 第24-25页 |
3.2.2 芭芭拉·克鲁格与“性别政治” | 第25-27页 |
3.3 用大众图像的社会关注度进行创作的艺术家 | 第27-29页 |
3.3.1 王庆松与观念摄影 | 第27-28页 |
3.3.2 陈农与《三峡工程》系列 | 第28-29页 |
3.4 艺术家的身份认同 | 第29-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附图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