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居住方式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基于CLHLS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0-13页
        1.2.1 居住方式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第10-12页
        1.2.2 研究述评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3-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14-15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5-20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17页
        2.1.1 居住方式第15-16页
        2.1.2 心理健康第16-17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17-20页
        2.2.1 老年需求理论第17-18页
        2.2.2 社会支持理论第18-20页
第3章 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及居住状况第20-29页
    3.1 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第20页
    3.2 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情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20-22页
    3.3 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22-26页
        3.3.1 样本的性别分布及其与心理健康的交叉关系第22页
        3.3.2 样本的年龄分布情况第22-23页
        3.3.3 样本的婚姻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交叉关系第23-24页
        3.3.4 样本的民族分布及其与心理健康的交叉关系第24-25页
        3.3.5 样本的受教育情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交叉关系第25-26页
    3.4 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26-27页
    3.5 不同类型个体对居住方式的选择第27-29页
第4章 居住方式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第29-39页
    4.1 研究设计第29-32页
        4.1.1 数据来源第29页
        4.1.2 变量设置及其释义第29-31页
        4.1.3 模型构建第31-32页
    4.2 居住方式对农村老年人抑郁倾向的回归分析第32-36页
    4.3 居住方式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回归分析第36-39页
第5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第39-43页
    5.1 研究结论第39-40页
        5.1.1 有成年后代同住对缓解农村老年人的抑郁情绪有显著作用第39页
        5.1.2 有成年后代同住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第39-40页
    5.2 政策建议第40-43页
        5.2.1 弘扬传统孝文化,鼓励子女与老年人同住第40页
        5.2.2 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全面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第40页
        5.2.3 推进适老化改造,建设老年人宜居环境第40-41页
        5.2.4 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子女与老年人同住第41页
        5.2.5 健全随迁政策,保障随迁老年人生活便利第41-42页
        5.2.6 开发亲情住宅,方便子女和父母同住第42-43页
本研究的贡献与不足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父母身心健康的影响--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农村养老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以D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