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超长高层钢框架结构温度效应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3-19页
        1.2.1. 国内外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研究第13-15页
        1.2.2. 钢管混凝土构件温度效应研究第15-16页
        1.2.3. 国内外规范对温度作用的规定第16-18页
        1.2.4. 温度应力控制措施的研究概况第18-19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2页
2. 温度作用及有限元软件第22-34页
    2.1. 理论基础第22-28页
        2.1.1. 温度场第22-23页
        2.1.2. 温度应力第23-24页
        2.1.3. 气候环境因素的数学模型第24-27页
        2.1.4.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作用第27-28页
    2.2. 温度作用第28-31页
        2.2.1. 温度作用的分类第29页
        2.2.2. 日照温差第29-30页
        2.2.3. 骤降温差第30页
        2.2.4. 季节温差第30-31页
        2.2.5. 昼夜温差第31页
    2.3. 有限元软件MIDAS/Gen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3. 某高层钢框架结构温度效应分析第34-74页
    3.1. 工程背景及模型建立第34-38页
        3.1.1. 工程背景第34页
        3.1.2. 模型建立第34-37页
        3.1.3. 施工阶段第37-38页
    3.2. 温度工况的确定第38-40页
        3.2.1. 收缩当量温差的确定第38-39页
        3.2.2. 季节及日照温差的确定第39-40页
    3.3. 结构变形分析第40-51页
        3.3.1. 结构整体变形第40-45页
        3.3.2. 结构沿X向、Y向变形第45-48页
        3.3.3. 结构沿Z向变形第48-51页
    3.4. 结构内力分析第51-72页
        3.4.1. 框架柱内力分析第51-63页
        3.4.2. 框架梁内力分析第63-69页
        3.4.3. 楼板应力分析第69-72页
    3.5. 本章小结第72-74页
4. 高层钢框架结构温度作用影响因素分析第74-88页
    4.1. 结构纵向长度的影响第74-75页
    4.2. 首层高度及层数影响第75-78页
        4.2.1. 首层高度的影响第75-77页
        4.2.2. 不同层数的影响第77-78页
    4.3. 侧向约束条件的影响第78-80页
        4.3.1. 不同柱距的影响第78-79页
        4.3.2. 柱间支撑的影响第79-80页
    4.4. 地基基础刚度的影响第80-84页
        4.4.1. 基础刚度的计算方法第80-82页
        4.4.2. 不同基础刚度的影响第82-84页
    4.5. 抗震设防烈度的影响第84-87页
    4.6. 本章小结第87-88页
5. 温度应力控制措施研究第88-98页
    5.1. 温度伸缩缝设置第88-89页
    5.2. 施工后浇带设置第89-90页
    5.3. 加强膨胀带设置第90-95页
        5.3.1. 不同限制膨胀率影响第90-93页
        5.3.2. 加强膨胀带设置位置第93-95页
    5.4. 设计及施工措施第95-97页
    5.5. 本章小结第97-9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8-100页
    6.1. 结论第98-99页
    6.2. 展望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4-10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专属空间共享化整体设计研究--以北京隐力场项目为例
下一篇:考虑复阻尼周期排桩减振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