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花梦》全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0.1 研究现状概述 | 第8-11页 |
0.1.1 《生花梦》全集研究的理论成果 | 第8-10页 |
0.1.2 《生花梦》全集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0.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1-13页 |
1 《生花梦》全集的作者、创作背景与版本 | 第13-23页 |
1.1 《生花梦》全集的作者 | 第13-18页 |
1.1.1 娥川主人的生活朝代 | 第13-15页 |
1.1.2 娥川主人的籍贯 | 第15页 |
1.1.3 娥川主人的小说观念与创作目的 | 第15-18页 |
1.2 《生花梦》全集的创作背景 | 第18-20页 |
1.2.1 社会背景 | 第18-19页 |
1.2.2 文学背景 | 第19-20页 |
1.3 《生花梦》全集的版本与成书时间 | 第20-23页 |
1.3.1 《生花梦》的版本与成书时间 | 第20-21页 |
1.3.2 《世无匹》的版本与成书时间 | 第21-22页 |
1.3.3 《炎凉岸》的版本与成书时间 | 第22-23页 |
2 《生花梦》全集题材分析 | 第23-28页 |
2.1 《生花梦》题材分析 | 第23-24页 |
2.2 《世无匹》题材分析 | 第24-26页 |
2.3 《炎凉岸》题材分析 | 第26-28页 |
3 《生花梦》全集的思想意蕴 | 第28-42页 |
3.1 封建末世的历史画卷 | 第28-32页 |
3.1.1 对科举弊端的揭露 | 第28-29页 |
3.1.2 对黑暗官场的写照 | 第29-31页 |
3.1.3 对世态人情的剖析 | 第31-32页 |
3.2 侠义思想 | 第32-35页 |
3.3 对女性的歌颂 | 第35-37页 |
3.4 定数观念 | 第37-42页 |
3.4.1 天命思想 | 第37-40页 |
3.4.2 因果报应 | 第40-42页 |
4 《生花梦》全集的艺术特色 | 第42-51页 |
4.1 鲜明的人物形象 | 第42-46页 |
4.1.1 多重的对比描写 | 第42-44页 |
4.1.2 细致的心理刻画 | 第44-46页 |
4.2 巧妙的艺术构思 | 第46-48页 |
4.3 出色的语言描写 | 第48-51页 |
5 《生花梦》全集的小说史地位 | 第51-55页 |
5.1 对世情小说的重振 | 第51页 |
5.2 对话本小说叙事传统的继承与突破 | 第51-53页 |
5.3 对后代小说创作的借鉴作用 | 第53-55页 |
结束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