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现实意义 | 第8-9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1.3.1 国内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1.3.2 国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0页 |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1.4.1 跨学科研究法 | 第10页 |
1.4.2 文献研究法 | 第10-11页 |
1.4.3 类比研究法 | 第11页 |
1.4.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 | 第11页 |
1.4.5 实例研究法 | 第11页 |
1.5 在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11页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传说的文化精髓 | 第12-18页 |
2.1 符号的产生 | 第12-14页 |
2.1.1 自然崇拜 | 第12-13页 |
2.1.2 人物崇拜 | 第13-14页 |
2.2 符号的语意 | 第14-17页 |
2.2.1 提取神话元素 | 第14-15页 |
2.2.2 体现哲学元素 | 第15-16页 |
2.2.3 借鉴自然形态 | 第16-1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 传说的象征意味 | 第18-23页 |
3.1 装饰性的内涵 | 第18-20页 |
3.1.1 图形的演变 | 第18页 |
3.1.2 文字的传播 | 第18-19页 |
3.1.3 色彩的提炼 | 第19-20页 |
3.2 精神与文化特质 | 第20-22页 |
3.2.1 地域的突出 | 第20-21页 |
3.2.2 历史的延续 | 第21页 |
3.2.3 民族的特色 | 第21-2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4 传说、象征与审美文化 | 第23-28页 |
4.1 归宿—美的法则 | 第23-25页 |
4.1.1 对称与平衡的形式之美 | 第23页 |
4.1.2 节奏与韵律的互动之美 | 第23-24页 |
4.1.3 比例与尺度的和谐之美 | 第24-25页 |
4.2 灵魂—美的传承 | 第25-27页 |
4.2.1 “形”的衍生 | 第25-26页 |
4.2.2 “意”的延伸 | 第26页 |
4.2.3 “韵”的表达 | 第26-2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5 基于传说与象征的设计实践—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 | 第28-38页 |
5.1 设计背景 | 第28页 |
5.2 设计思路 | 第28-29页 |
5.3 设计过程 | 第29-32页 |
5.4 视觉应用系统效果图 | 第32-3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6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