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前言 | 第12-19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背景综述 | 第13-18页 |
1.2.1 我国大豆生产现状 | 第13页 |
1.2.2 间套作豆科作物产量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套作玉米对豆科植物生长发育及表型可塑性影响 | 第14-15页 |
1.2.4 施肥对套作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研究 | 第15页 |
1.2.5 间套系统下作物养分吸收利用的差异 | 第15-17页 |
1.2.6 套作系统下土壤养分的变化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19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2.3 试验设计与实施 | 第19-22页 |
2.3.1 试验设计 | 第19-21页 |
2.3.2 试验实施 | 第21-22页 |
2.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22-23页 |
2.4.1 样品采集 | 第22页 |
2.4.2 样品测定与分析 | 第22-23页 |
2.5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2.5.1 指标计算公式 | 第23页 |
2.5.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83页 |
3.1 “麦-豆”体系中大豆生长、养分吸收及种植带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 | 第24-37页 |
3.1.1 前作小麦不同氮磷用量下大豆的生长动态 | 第24-29页 |
3.1.2 前作小麦不同氮、磷用量下大豆养分吸收动态 | 第29-35页 |
3.1.3 前作小麦不同氮、磷用量下大豆种植带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 | 第35-37页 |
3.2 净/套作大豆的生长、养分吸收差异及表型可塑性变化 | 第37-58页 |
3.2.1 不同氮、磷用量下净/套作大豆的生长差异 | 第37-46页 |
3.2.2 不同氮、磷用量下净/套作大豆的养分吸收差异 | 第46-55页 |
3.2.3 不同氮、磷用量下净/套作大豆农艺性状的可塑性变化 | 第55-58页 |
3.3 麦/玉/豆体系中玉米对大豆生长、养分吸收及大豆种植带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58-83页 |
3.3.1 不同氮、磷用量下玉米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58-68页 |
3.3.3 不同氮、磷用量下玉米对大豆产量影响 | 第68-69页 |
3.3.4 不同氮、磷用量下玉米对大豆养分吸收影响 | 第69-78页 |
3.3.5 不同氮、磷用量下玉米对大豆种植带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 第78-83页 |
4 讨论 | 第83-87页 |
4.1 大豆生长、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随生育期动态变化 | 第83-84页 |
4.2 小麦不同氮、磷肥用量下净/套作大豆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差异显著 | 第84-85页 |
4.3 小麦不同氮、磷肥用量下玉米对大豆的影响显著 | 第85-8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5.1 结论 | 第87-88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6-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目录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