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双视角三维测量识别系统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三维视觉检测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被动三维视觉方法第11页
        1.2.2 主动三维视觉方法第11-12页
        1.2.3 点云数据处理方法第12-15页
    1.3 三维物体识别的研究现状第15页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系统装置设计第17-23页
    2.1 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功能介绍第17页
    2.2 系统的处理过程第17-18页
    2.3 系统的硬件架构第18-20页
        2.3.1 工业相机第19页
        2.3.2 固定焦距工业镜头第19页
        2.3.3 线激光器第19-20页
        2.3.4 步进电机第20页
    2.4 系统的软件架构第20-22页
        2.4.1 串口控制模块第21页
        2.4.2 图像处理及三维重建模块第21-22页
        2.4.3 点云处理模块第22页
        2.4.4 三维识别模块第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系统标定第23-37页
    3.1 摄像机模型第23-27页
        3.1.1 坐标系第23-25页
        3.1.2 针孔模型第25-26页
        3.1.3 非线性相机模型第26-27页
    3.2 摄像机的标定过程第27-30页
        3.2.1 基于二维标定板的相机标定第27-30页
    3.3 结构光测量系统的标定第30-32页
        3.3.1 单线结构光测量系统的标定第30-32页
    3.4 标定过程和结果第32-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图像处理及三维重建第37-44页
    4.1 线结构光光条图像的特点第37页
    4.2 图像滤波第37-38页
    4.3 图像分割第38页
    4.4 光条中心提取方法第38-41页
        4.4.1 极值法第38页
        4.4.2 阈值法第38-39页
        4.4.3 灰度重心法第39页
        4.4.4 曲线拟合法第39页
        4.4.5 Steger算法第39-40页
        4.4.6 本文采用的光条中心提取方法第40-41页
    4.5 三维重建第41-43页
    4.6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点云数据匹配与处理第44-65页
    5.1 点云匹配第44-49页
        5.1.1 基础知识第44-45页
        5.1.2 系统的的匹配算法第45-47页
        5.1.3 点云匹配结果第47-49页
    5.2 点云数据重采样第49-54页
        5.2.1 点云重采样方法第49-50页
        5.2.2 典型的重采样方法第50-52页
        5.2.3 本文采用的重采样方法第52页
        5.2.4 重采样结果第52-54页
    5.3 点云重构第54-58页
        5.3.1 三角剖分方法第54-56页
        5.3.2 重构结果第56-58页
    5.4 多种测量目标的数据处理效果第58-61页
        5.4.1 双视角配准对填充数据缺失的效果第59-60页
        5.4.2 物体重构效果第60-61页
    5.5 测量参数及误差第61-64页
        5.5.1 系统参数第61-62页
        5.5.2 系统误差第62-64页
    5.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基于点云匹配的工件识别第65-72页
    6.1 识别方法第65-66页
    6.2 识别流程第66-68页
    6.3 双视角识别与单视角识别结果对比第68-71页
    6.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7.1 总结第72页
    7.2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ndroid平台的MP3播放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OpenCV的视频字幕识别系统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