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1.1 高效直流变换电源的概念和发展方向 | 第8-9页 |
1.2 谐振电路拓扑结构 | 第9-13页 |
1.2.1 传统谐振电路 | 第9-10页 |
1.2.2 全桥移相谐振电路 | 第10-11页 |
1.2.3 LCC 谐振电路 | 第11-12页 |
1.2.4 LLC 谐振电路 | 第12-13页 |
1.3 同步整流方案 | 第13-17页 |
1.3.1 电压型自驱动同步整流 | 第13-15页 |
1.3.2 电流型自驱动同步整流 | 第15-16页 |
1.3.3 外驱动型同步整流 | 第16-17页 |
1.4 研究特色和内容 | 第17-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2 LLC 谐振电路与混合式控制 | 第20-36页 |
2.1 LLC 电路 | 第20-31页 |
2.1.1 LLC 谐振电路 FHA 分析 | 第20-24页 |
2.1.2 LLC 谐振电路参数对电路特性影响 | 第24-26页 |
2.1.3 LLC 谐振电路参数选择限制条件 | 第26-29页 |
2.1.4 LLC 参数选择 | 第29-31页 |
2.2 LLC 电路混合式控制 | 第31-33页 |
2.3 模式转换最优点的选择 | 第33-35页 |
2.3.1 导通损耗 | 第33-34页 |
2.3.2 关断损耗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LLC 电路同步整流驱动策略 | 第36-46页 |
3.1 LLC 电路同步整流策略 | 第36-40页 |
3.1.1 国内外对 LLC 电路同步整流的研究现状 | 第36-38页 |
3.1.2 混合式 LLC 电路同步整流的要求 | 第38-40页 |
3.2 新型无传感器同步整流控制策略 | 第40-45页 |
3.2.1 同步整流调节反馈量 | 第40-41页 |
3.2.2 同步整流驱动时间自适用调节 | 第41-42页 |
3.2.3 同步整流最优梯度滞环比较寻优 | 第42-43页 |
3.2.4 同步整流控制与谐振控制关系 | 第43-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数字式 LLC 谐振同步整流控制与其代码模型 | 第46-60页 |
4.1 混合式 LLC 电路数字控制建模 | 第46-50页 |
4.1.1 混合式 LLC 谐振数字控制过程 | 第46-49页 |
4.1.2 同步整流数字控制过程 | 第49-50页 |
4.2 LLC 谐振和同步整流控制 Stateflow 建模 | 第50-55页 |
4.2.1 混合式 LLC 谐振控制 Stateflow 模型 | 第51-53页 |
4.2.2 同步整流控制 Stateflow 模型 | 第53-55页 |
4.3 基于 TMS320F2808 数字控制器的代码生成模型 | 第55-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5 仿真与实验验证 | 第60-74页 |
5.1 软件仿真实验 | 第60-63页 |
5.2 硬件电路设计 | 第63-67页 |
5.2.1 数字控制芯片及外围电路 | 第63-65页 |
5.2.2 功率电路及 MOSFET 驱动电路 | 第65-67页 |
5.3 实验数据与分析 | 第67-73页 |
5.3.1 实验波形 | 第68-71页 |
5.3.2 高效性分析 | 第71-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4-75页 |
6.2 后续工作及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 | 第82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2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