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第一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5-22页 |
第一节 党的革命路线的重大变化带来的新问题 | 第15-16页 |
一、党的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 第15页 |
二、党的思想建设面临新的考验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共产国际“左”倾建党思想的影响 | 第16-18页 |
一、“左”倾建党思想在党内的表现 | 第16-17页 |
二、“左”倾建党思想给我党的建设的影响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党组织和红军内部的组织问题 | 第18-19页 |
一、根据地党组织阶级结构以农民阶级为主 | 第18页 |
二、红军内部存在复杂的阶级结构 | 第18-19页 |
第四节 党内存在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 第19-22页 |
一、“左”、右倾机会主义思想问题 | 第19页 |
二、地方主义、家族观念和土客籍矛盾 | 第19-20页 |
三、红军内部存在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22-37页 |
第一节 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 第22-25页 |
一、从思想上建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 第22-23页 |
二、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由中国社会历史条件和党的本质矛盾决定的 | 第23页 |
三、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 | 第23-25页 |
第二节 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 | 第25-28页 |
一、克服封建家族观念、地方主义和“农民党”倾向 | 第25-27页 |
二、解决边界的土客籍矛盾 | 第27页 |
三、克服红军中的雇佣思想和军阀作风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 | 第28-31页 |
一、在砻市创办军官教导队 | 第29页 |
二、在乔林创办党员训练班 | 第29-30页 |
三、在湘赣边界创建特委党团训练班 | 第30-31页 |
第四节 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坚定革命信念 | 第31-34页 |
一、革命理想高于天 | 第32页 |
二、回答“红旗到底打多久”的疑问 | 第32-33页 |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第33-34页 |
第五节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第34-37页 |
一、“支部建在连上” | 第34-35页 |
二、毛泽东中村授课 | 第35-36页 |
三、规定红军的“三大任务”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第37-49页 |
第一节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第37-40页 |
一、要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当做首要的和核心的问题来解决 | 第38-39页 |
二、坚持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 第40-42页 |
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 第41页 |
二、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加强党性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第42-45页 |
一、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坚持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 | 第43页 |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 第43-44页 |
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第44-45页 |
第四节 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 第45-49页 |
一、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第45-46页 |
二、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第46-47页 |
三、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