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型原位有机凝胶剂的性质和释药行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20页 |
1.1 原位凝胶给药系统 | 第12-15页 |
1.1.1 原位凝胶概述 | 第12-13页 |
1.1.2 国内外原位凝胶剂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1.3 原位有机凝胶剂 | 第14-15页 |
1.2 帕潘立酮 | 第15-18页 |
1.2.1 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 | 第15-17页 |
1.2.2 帕潘立酮 | 第17-18页 |
1.3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标 | 第18-20页 |
第2章 凝胶因子性质表征和成胶性研究 | 第20-31页 |
2.1 试剂与仪器 | 第20页 |
2.1.1 仪器设备 | 第20页 |
2.1.2 试剂 | 第20页 |
2.2 方法与结果 | 第20-29页 |
2.2.1 有机凝胶制备 | 第20-21页 |
2.2.1.1 以脂肪酸为凝胶因子的凝胶制备 | 第20-21页 |
2.2.1.2 以脂肪酯为凝胶因子的凝胶剂制备 | 第21页 |
2.2.2 凝胶化温度测定 | 第21-23页 |
2.2.3 凝胶化时间测定 | 第23页 |
2.2.4 热分析 | 第23-27页 |
2.2.5 粘度测定 | 第27页 |
2.2.6 凝胶微观结构观察 | 第27-28页 |
2.2.7 凝胶初步稳定性研究 | 第28-29页 |
2.2.7.1 凝胶离心稳定性 | 第28-29页 |
2.2.7.2 凝胶 37℃及室温稳定性 | 第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帕潘立酮有机凝胶剂体外释药行为研究 | 第31-44页 |
3.1 试剂与仪器 | 第31页 |
3.1.1 仪器设备 | 第31页 |
3.1.2 试剂 | 第31页 |
3.2 方法与结果 | 第31-42页 |
3.2.1 载药有机凝胶剂的制备与凝胶化性质研究 | 第31-32页 |
3.2.2 帕潘立酮体外分析方法建立 | 第32-37页 |
3.2.2.1 帕潘立酮最大吸收波长测定 | 第32-33页 |
3.2.2.2 HPLC 条件 | 第33-34页 |
3.2.2.3 专属性研究 | 第34-35页 |
3.2.2.4 标准曲线建立 | 第35-36页 |
3.2.2.5 精密度测定 | 第36页 |
3.2.2.6 帕潘立酮溶液稳定性研究 | 第36-37页 |
3.2.2.7 回收率测定 | 第37页 |
3.2.3 帕潘立酮有机凝胶体外释放研究 | 第37-42页 |
3.2.3.1 帕潘立酮溶解度的测定 | 第38页 |
3.2.3.2 载药量对体外释放影响 | 第38-40页 |
3.2.3.3 不同凝胶体积对体外释放影响 | 第40页 |
3.2.3.4 不同凝胶因子对体外释放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3.5 混悬剂的释药行为 | 第41-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帕潘立酮有机凝胶剂体内评价 | 第44-53页 |
4.1 试剂与仪器 | 第44-45页 |
4.1.1 仪器设备 | 第44页 |
4.1.2 动物与试剂 | 第44-45页 |
4.2 方法与结果 | 第45-51页 |
4.2.1 帕潘立酮体内分析方法建立 | 第45-46页 |
4.2.1.1 标准液配制 | 第45页 |
4.2.1.2 血浆样品处理 | 第45页 |
4.2.1.3 色谱条件 | 第45-46页 |
4.2.1.4 质谱条件 | 第46页 |
4.2.2 凝胶药动学研究 | 第46-49页 |
4.2.3 凝胶体内形态学研究 | 第49-51页 |
4.2.4 凝胶组织刺激性研究 | 第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作者简介及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