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论文

论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中候选人的产生程序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6-9页
 一、选题的由来第6-7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8页
 三、选题研究的特点第8-9页
第一章 我国选举制度概述第9-14页
 一、我国的选举制度第9页
 二、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第9-11页
 三、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历史演进第11-14页
  (一) 1953年,我国第一部《选举法》确定的选举制度第11-12页
  (二) 1979年《选举法》及其后的五次修改第12-14页
第二章 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中候选人的产生程序第14-20页
 一、我国基层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民主价值第14-15页
 二、候选人的产生程序在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中的地位第15-16页
 三、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中候选人产生程序的现状第16-18页
 四、近些年来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中的新动向第18-20页
第三章 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中候选人产生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0-29页
 一、候选人的提名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0-22页
  (一) 候选人的提名条件过低第20-21页
  (二) 选民联名提名候选人受到各种不公平的限制第21-22页
 二、候选人的介绍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2-25页
  (一) 候选人没有自我展示的主动权第23页
  (二) 介绍候选人的内容过于简单第23-25页
 三、确定正式候选人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29页
  (一) 制度设计上先天不足第26-27页
  (二) 以所谓的"组织手段"控制确定正式候选人的程序第27-29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中候选人产生程序的对策第29-40页
 一、完善提名候选人的程序,让选民信任的人浮出水面第29-31页
  (一) 适度提高选民联名提名候选人的人数要求第29-30页
  (二) 保证选民联名提名候选人的比例第30-31页
 二、构建展示平台,加入竞争元素,让候选人站在阳光下第31-36页
  (一) 改"介绍"候选人为"宣传"候选人,把自我展示的主动权还给候选人第32-34页
  (二) 将宣传候选人的环节提前至确定正式候选人之前第34页
  (三) 加入竞争元素,让候选人各尽其能、各显其才第34-36页
 三、彻底摒弃酝酿、讨论、协商的方式,通过预选确定正式候选人第36-40页
结束语第40-41页
致谢第41-43页
注释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层人民政协在推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以上海市嘉定区政协为例
下一篇:农村老年人协会的功能分析:老年福利与乡村治理--以浙江省乐清市农村老年人协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