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16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2.1 不孕不育症概述 | 第17页 |
2.2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 第17-18页 |
2.3 IVF-ET治疗程序 | 第18-19页 |
2.4 IVF-ET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 第19-25页 |
2.5 心理资本 | 第25页 |
2.6 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对象与方法 | 第27-32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3.2 研究工具 | 第28-29页 |
3.3 实施流程 | 第29-30页 |
3.4 质量控制 | 第30页 |
3.5 伦理考虑 | 第30-31页 |
3.6 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32-38页 |
4.1 IVF治疗中男性社会人口学因素及临床资料分布 | 第32-34页 |
4.2 TEF组与非TEF组在社会人口学因素、临床资料的差异比较 | 第34-35页 |
4.3 TEF组与非TEF组在相关心理社会因素上的差异比较 | 第35-36页 |
4.4 TEF预测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36-38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38-43页 |
5.1 IVF治疗中TEF的发生状况 | 第38页 |
5.2 IVF治疗中TEF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38-42页 |
5.2.1 社会人口学因素 | 第38-39页 |
5.2.2 感知压力 | 第39页 |
5.2.3 病耻感 | 第39-40页 |
5.2.4 社会支持 | 第40-41页 |
5.2.5 心理资本 | 第41-42页 |
5.3 对护理人员的启示 | 第42-4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3-44页 |
第七章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第44-45页 |
附录 | 第45-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6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