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防卫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理论综述 | 第10-12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14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我国偶然防卫的内涵及实践困境 | 第15-24页 |
第一节 我国偶然防卫的内涵 | 第15-22页 |
一、偶然防卫概念的厘清 | 第15-17页 |
二、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7-18页 |
三、偶然防卫的成立条件 | 第18-22页 |
第二节 我国偶然防卫的实践困境 | 第22-24页 |
一、我国偶然防卫的实践现状 | 第22页 |
二、我国偶然防卫之实践评析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偶然防卫的理论争议及评析 | 第24-31页 |
第一节 我国关于偶然防卫定性之争及评析 | 第24-27页 |
一、我国关于偶然防卫定性之争 | 第24-26页 |
二、定性论争之评析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我国关于偶然防卫可罚性之争及评析 | 第27-31页 |
一、我国关于偶然防卫的可罚性之争 | 第27-29页 |
二、可罚性理论根据之评析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域外偶然防卫理论及实践之比评 | 第31-40页 |
第一节 域外偶然防卫理论及比评 | 第31-36页 |
一、域外偶然防卫定性之争及比评 | 第31-33页 |
二、域外偶然防卫可罚性之争及比评 | 第33-36页 |
第二节 域外偶然防卫实践及评析 | 第36-40页 |
一、大陆法系相关实践之比较 | 第37页 |
二、英美法系相关实践之比较 | 第37-38页 |
三、域外偶然防卫实践之评析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我国偶然防卫法律性质的确定及定罪与量刑 | 第40-51页 |
第一节 我国偶然防卫法律性质及论证 | 第40-47页 |
一、我国偶然防卫的法律性质 | 第40-43页 |
二、偶然防卫法律性质之论证 | 第43-47页 |
第二节 我国偶然防卫的定罪与量刑 | 第47-51页 |
一、对偶然防卫的准确定罪 | 第47-48页 |
二、对偶然防卫的适当量刑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