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2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7页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7-8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第2章 新疆纪录片与跨文化传播 | 第12-19页 |
2.1 新疆纪录片概述 | 第12-14页 |
2.1.1 新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2.1.2 新疆纪录片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可能 | 第13-14页 |
2.2 跨文化传播研究概述 | 第14-15页 |
2.2.1 跨文化传播的概念 | 第14-15页 |
2.2.2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领域 | 第15页 |
2.2.3 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 第15页 |
2.3 新疆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和作用 | 第15-17页 |
2.3.1 新疆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 | 第15-16页 |
2.3.2 新疆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 第16-17页 |
2.4 新疆纪录片跨文化传播能力建设 | 第17-19页 |
2.4.1 新疆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现状 | 第17页 |
2.4.2 提升新疆纪录片跨文化传播能力建设的意义 | 第17-19页 |
第3章 《新疆味道》的跨文化传播成功要素解读 | 第19-30页 |
3.1 《新疆味道》本土化的内容传播 | 第20-24页 |
3.1.1 新疆特色的美食 | 第20-22页 |
3.1.2 新疆特色的音乐 | 第22-23页 |
3.1.3 新疆特色的民俗文化 | 第23-24页 |
3.2 《新疆味道》国际化的表达方式 | 第24-27页 |
3.2.1 共同关注的美食题材 | 第24页 |
3.2.2 平凡人物的真实故事 | 第24-25页 |
3.2.3 拉近距离的朴素情感 | 第25-26页 |
3.2.4 国际化的叙事风格和镜头语言 | 第26-27页 |
3.3 《新疆味道》品牌化多元化的推广策略 | 第27-30页 |
3.3.1 参赛获奖获取知名度 | 第27页 |
3.3.2 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 | 第27-28页 |
3.3.3 围绕《新疆味道》纪录片开发多样产品 | 第28-30页 |
第4章 《新疆味道》的跨文化传播缺陷 | 第30-36页 |
4.1 题材内容层面:选题和内容同质化,缺乏独特的视角 | 第30-32页 |
4.2 生产制作层面:资金不足,制作水平欠缺 | 第32页 |
4.3 叙事层面 | 第32-34页 |
4.3.1 表达方式缺乏“受众”意识 | 第32-33页 |
4.3.2 故事性弱 | 第33-34页 |
4.4 传播层面 | 第34-36页 |
4.4.1 “文化折扣”问题突出 | 第34-35页 |
4.4.2 传播途径有限,品牌化营销能力较弱 | 第35-36页 |
第5章 《新疆味道》对提升新疆纪录片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启示 | 第36-43页 |
5.1 创作理念方面:关注现实,体现人文情怀 | 第36-37页 |
5.1.1 关注现实,关注当下 | 第36页 |
5.1.2 关注人性,体现人文情怀 | 第36-37页 |
5.2 选题策略: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 | 第37-38页 |
5.3 叙事策略:故事化表达,加快叙事节奏 | 第38-39页 |
5.4 营销策略:品牌化推广,产品产业链化 | 第39-40页 |
5.4.1 树立品牌意识,进行品牌化推广 | 第39-40页 |
5.4.2 推动纪录片产品产业链化 | 第40页 |
5.5 传播策略 | 第40-42页 |
5.5.1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 | 第40-41页 |
5.5.2 加强国际合作和当地化策略 | 第41页 |
5.5.3 关注受众需求,目标受众定位精准化 | 第41-42页 |
5.6 培养少数民族纪录片人才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历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