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桃源诗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章 桃源题材的起源、发展和界定 | 第12-22页 |
第一节 桃源题材的起源 | 第12-15页 |
一、 《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的关系 | 第12-13页 |
二、 《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唐代文学桃源题材创作概况 | 第15-18页 |
一、 山水庄园 | 第15-16页 |
二、 慕道求仙 | 第16页 |
三、 社会理想 | 第16-17页 |
四、 隐逸情怀 | 第17页 |
五、 爱情主题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大历桃源诗的界定 | 第18-22页 |
一、 大历的时间界定 | 第18页 |
二、 桃源诗的界定 | 第18-22页 |
第二章 大历时期的桃源诗 | 第22-42页 |
第一节 大历桃源诗的时代性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大历桃源诗的内容 | 第23-36页 |
一、 山水庄园 | 第23-28页 |
二、 慕道求仙 | 第28-31页 |
三、 隐逸 | 第31-34页 |
四、 社会理想 | 第34-36页 |
第三节 大历桃源诗的艺术特色 | 第36-42页 |
一、 桃源意象 | 第36-39页 |
二、 抒写方式 | 第39-42页 |
第三章 大历桃源诗名家个案研究 | 第42-48页 |
第一节 刘长卿桃源诗研究 | 第42-44页 |
一、 贬巴南前后 | 第42-43页 |
二、 量移睦州前后 | 第43-44页 |
第二节 钱起桃源诗研究 | 第44-48页 |
附表 A | 第48-52页 |
附表 B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一、 大历桃源诗的文学史意义 | 第54页 |
二、 大历桃源诗的人文关怀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后记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绩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