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症状、证素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理论基础 | 第13-19页 |
1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第13-14页 |
2 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 | 第14-16页 |
3 周围性面瘫的中医证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4 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第17-18页 |
5 小结 | 第18-19页 |
文献与临床研究 | 第19-48页 |
1 文献研究 | 第19-27页 |
1.1 检索方法 | 第19页 |
1.2 纳入标准 | 第19页 |
1.3 排除标准 | 第19页 |
1.4 规范标准 | 第19页 |
1.5 统计学处理 | 第19页 |
1.6 结果 | 第19-27页 |
2 临床研究 | 第27-37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2.2 诊断标准 | 第27页 |
2.3 纳入标准 | 第27页 |
2.4 排除标准 | 第27页 |
2.5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2.6 结果 | 第28-37页 |
3 文献与临床研究结果对比 | 第37-46页 |
3.1 症状(不含舌象、脉象)对比 | 第37-39页 |
3.2 舌质对比 | 第39-41页 |
3.3 舌苔对比 | 第41-42页 |
3.4 脉象对比 | 第42-44页 |
3.5 病位证素对比 | 第44-45页 |
3.6 病性证素对比 | 第45-46页 |
4 文献与临床共有的高频率证素与症状的相关性 | 第46-48页 |
讨论 | 第48-53页 |
1 症状(不含舌象、脉象)的分析 | 第48-49页 |
2 舌象特征的分析 | 第49-50页 |
3 脉象特征的分析 | 第50-51页 |
4 证素特征的分析 | 第51-52页 |
5 症状与证素关系的分析 | 第52-53页 |
创新点与不足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3页 |
文献综述 | 第63-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