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微波光延迟线的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微波光子链路 | 第10页 |
1.1.2 微波光延迟线的应用领域和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1.2 微波信号可调光延迟的方式及特点 | 第13-15页 |
1.2.1 光速式可调延迟 | 第13-14页 |
1.2.2 光程式可调延迟 | 第14-15页 |
1.3 光开关的类别 | 第15-18页 |
1.4 光程式微波光延迟线仪器发展现状 | 第18-20页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IMDD链路及其电光-光电转换的实现 | 第22-39页 |
2.1 IMDD链路 | 第22-25页 |
2.1.1 IMDD链路的基本性能指标 | 第23-25页 |
2.1.2 级联链路(系统)的指标计算方式 | 第25页 |
2.2 DFB激光器驱动模块 | 第25-30页 |
2.2.1 DFB激光器自动温度控制(ATC) | 第26-29页 |
2.2.2 DFB激光器电流源 | 第29-30页 |
2.3 电光强度调制器 | 第30-36页 |
2.3.1 电光强度调制器的结构分类 | 第30-32页 |
2.3.2 电光强度调制器中的信号失真 | 第32-34页 |
2.3.3 MZM偏置工作点的设定 | 第34-36页 |
2.4 光电探测 | 第36-38页 |
2.4.1 PIN光电二极管 | 第36页 |
2.4.2 PIN光电二极管的电学特性 | 第36-38页 |
2.5 章节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微波信号光延迟链路性能分析 | 第39-50页 |
3.1 微波信号光延迟链路的增益 | 第39-40页 |
3.2 微波信号光延迟链路的噪声 | 第40-44页 |
3.2.1 链路的噪声种类 | 第40-42页 |
3.2.2 链路的噪声系数 | 第42-43页 |
3.2.3 抑制IMDD链路相对强度噪声的方法 | 第43-44页 |
3.3 微波信号光延迟链路的无杂散动态范围 | 第44-46页 |
3.4 微波信号光延迟链路对微波信号相位的影响 | 第46-47页 |
3.5 光纤色散对系统频率响应的影响 | 第47-49页 |
3.5.1 光纤中的色散 | 第47页 |
3.5.2 由色散引起的功率衰落 | 第47-49页 |
3.6 章节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数字可变延迟系统的实现 | 第50-62页 |
4.1 可变延迟的实现 | 第50-52页 |
4.2 主控系统 | 第52-55页 |
4.2.1 主控芯片 | 第52-53页 |
4.2.2 主控对外通信接口 | 第53-55页 |
4.3 内部控制系统 | 第55-58页 |
4.4 供电结构 | 第58-59页 |
4.5 机械结构与系统装箱 | 第59-61页 |
4.6 章节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仪器测试结果 | 第62-70页 |
5.1 网络通信测试 | 第62-63页 |
5.2 光插损测试 | 第63-65页 |
5.3 链路射频性能测试 | 第65-69页 |
5.3.1 系统的延迟特性测试 | 第65-67页 |
5.3.2 系统的三阶无杂散动态范围测试 | 第67-69页 |
5.4 章节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6.2 下一步工作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