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震勘探论文

黄土塬区地震波场的数值模拟与实例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1 绪论第8-18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选题背景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0-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发展趋势第11-13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3-14页
   ·本论文的研究方案第14-16页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第16-17页
   ·本论文的主要成果第17-18页
2 黄土塬区地震勘探技术的基础研究第18-33页
   ·黄土塬区地震勘探的地质基础第18-29页
     ·黄土的分布第18页
     ·黄土的性质第18-19页
     ·以往黄土地层的划分第19-22页
     ·研究区黄土地层测井数据分析第22-27页
     ·研究区黄土地层的物性特征第27-29页
   ·黄土地层反射波理论时距曲线第29-30页
   ·黄土塬区地震勘探的难点第30-32页
     ·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第30-31页
     ·潜水面深、激发困难多第31页
     ·黄土干燥、吸收衰减快第31页
     ·条件复杂、静校正困难第31页
     ·激发困难、覆盖次数不均匀第31-32页
   ·小结第32-33页
3 黄土塬区地震勘探的数值模拟研究第33-54页
   ·黄土塬区地震地质模型的建立第33-36页
   ·地震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法第36-43页
     ·声波方程模拟第36-40页
     ·弹性波方程模拟第40页
     ·粘弹性波方程模拟第40-43页
   ·数值模拟第43-53页
     ·单炮数值模拟第43-49页
     ·多炮数值模拟第49-53页
   ·小结第53-54页
4 黄土塬区地震勘探特殊观测系统的设计第54-64页
   ·研究区的地震地质条件第54-55页
     ·表层地震地质条件第54页
     ·浅层地震地质条件第54页
     ·深层地震地质条件第54-55页
   ·观测系统设计第55-60页
     ·黄土塬区观测系统设计的主要难点第55页
     ·常规束状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存在的问题第55-56页
     ·特殊观测系统的设计第56-60页
   ·特观设计应用实例第60-63页
   ·小结第63-64页
5 黄土塬区地震勘探应用实例研究第64-81页
   ·地质概况第64-67页
     ·地层第64-66页
     ·煤层第66-67页
     ·构造第67页
   ·研究区含煤范围的地质推断第67-68页
   ·黄土塬区煤层反射波的地震特征第68-71页
     ·黄土塬区地震数据采集方法第68-69页
     ·煤层反射波的地震判识依据第69-71页
   ·黄土塬区深部煤炭资源的二维地震第71-74页
     ·钻探成果圈定的含煤区第71-72页
     ·二维地震圈定的含煤区第72-74页
   ·黄土塬区三维地震成果的精细地质解释第74-79页
     ·褶曲解释第75-77页
     ·断层解释第77-78页
     ·含煤范围的圈定第78-79页
   ·小结第79-81页
6 结论第81-83页
   ·结论第81页
   ·存在问题与建议第81-83页
     ·存在问题第81-82页
     ·建议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附录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解决机制研究--基于西安市现状的分析
下一篇:基于GIS的小区物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