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1.1 研究的背景即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1.3.2 论文的结构 | 第14-15页 |
| 第2章 接入和转发机制概述 | 第15-23页 |
| 2.1 IEEE802.11ay中的接入和波束训练介绍 | 第15-18页 |
| 2.1.1 基本的接入机制介绍 | 第15-16页 |
| 2.1.2 DMG的波束训练 | 第16-18页 |
| 2.2 MU-MIMO场景的波束训练 | 第18-20页 |
| 2.2.1 MU-MIMO波束训练SISO阶段 | 第18-19页 |
| 2.2.2 MU-MIMO波束训练MIMO阶段 | 第19-20页 |
| 2.3 DMGSTA的中继转发 | 第20-2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基于匹配算法的中继转发 | 第23-45页 |
| 3.1 网络模型 | 第23-28页 |
| 3.1.1 毫米波传输模型 | 第23-24页 |
| 3.1.2 MU-MIMO的链路建立 | 第24-26页 |
| 3.1.3 时隙调度 | 第26-28页 |
| 3.2 基于双边匹配的中继链路选择 | 第28-32页 |
| 3.2.1 匹配算法的概念 | 第28-31页 |
| 3.2.2 双边稳定匹配概念 | 第31页 |
| 3.2.3 双边稳定匹配求解 | 第31-32页 |
| 3.3 量化匹配算法的转发链路求解 | 第32-36页 |
| 3.3.1 传统的MU-MIMO下的数据传输 | 第33页 |
| 3.3.2 基于最佳链路质量的中继转发 | 第33-34页 |
| 3.3.3 基于双边稳定匹配的中继转发 | 第34-36页 |
| 3.4 基于Matlab的仿真和结果分析 | 第36-43页 |
| 3.4.1 仿真参数设置 | 第36-37页 |
| 3.4.2 仿真程序设计流程 | 第37-38页 |
| 3.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8-43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4章 扫描波束发送频度的自适应调整 | 第45-54页 |
| 4.1 扫描波束的活跃度分级 | 第45-46页 |
| 4.2 扫描波束活跃等级切换 | 第46-47页 |
| 4.3 基于Matlab的仿真和结果分析 | 第47-52页 |
| 4.3.1 仿真中的相关参数设置 | 第47-48页 |
| 4.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8-5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