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基于MAPK信号通路探讨通便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0-20页
    1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第10-12页
        1.1 便秘的古代沿革第10-11页
        1.2 现代中医对便秘的认识第11-12页
    2 慢传输型便秘的西医研究第12-16页
        2.1 慢传输型便秘阐述第12-13页
        2.2 发病原因及机制第13页
        2.3 水通道蛋白及MAPK信号转导途径第13-15页
        2.4 治疗方法第15-16页
    3 通便汤第16-19页
        3.1 通便汤的组方、方义及特点第16-18页
        3.2 通便汤的临床疗效第18-19页
        3.3 通便汤治疗便秘的作用机制第19页
    4 分析与小结第19-20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20-37页
    实验一 STC大鼠模型的建立第20-30页
        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0-25页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第20页
            1.2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第20页
            1.3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0-22页
            1.4 造模方法第22页
            1.5 相关指标及检测方法第22-25页
            1.6 数据处理第25页
        2 实验结果第25-29页
            2.1 一般情况第25页
            2.2 造模前及造模后24小时粪便数量比较第25-26页
            2.3 造模前及造模后24h粪便含水量比较第26页
            2.4 造模前后两组小肠碳墨推进率及结肠残留粪便数比较第26页
            2.5 两组结肠组织中AQP3、4表达及分布的比较第26-29页
        3 讨论第29-30页
    实验二 通便汤对STC大鼠粪便数量、粪便含水量、小肠碳墨推进率及结肠残留粪便数的影响第30-33页
        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30-31页
            1.1 实验动物第30页
            1.2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第30页
            1.3 主要仪器及试剂第30页
            1.4 实验方法第30-31页
            1.5 数据处理第31页
        2 实验结果第31-33页
            2.1 一般情况第31页
            2.2 治疗后四组大鼠粪便数量的比较第31-32页
            2.3 疗后四组大鼠粪便含水量的比较第32页
            2.4 治疗后四组大鼠小肠碳墨推进率的比较及残留粪便数比较第32-33页
    实验三 通便汤对STC大鼠结肠AQP3、AQP4、MAPKs表达的影响第33-37页
        1 实验方法及材料第33页
            1.1 实验动物第33页
            1.2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第33页
            1.3 主要仪器及试剂第33页
            1.4 实验方法第33页
        2 实验结果第33-37页
            2.1 免疫组化第33-34页
            2.2 蛋白印迹第34-35页
            2.3 实时免疫荧光第35-37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37-39页
    1 实验结果第37-38页
        1.1 STC模型复制第37页
        1.2 MAPKs与STC的发生第37-38页
    2 通便汤治疗STC的作用机制探讨第38页
    3 存在问题思考第38-39页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药海藻与甘草配伍致毒增毒作用机理研究
下一篇:厚朴药材的品质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