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1.1.1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恩诺沙星理化性质 | 第10-11页 |
1.1.2 水体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来源及污染现状 | 第11-13页 |
1.1.3 水体中恩诺沙星的潜在危害 | 第13-14页 |
1.2 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1 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去除技术 | 第14-15页 |
1.2.2 去除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反应历程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3 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氧化产物抑菌特性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高锰酸钾的应用及氧化效能 | 第20-22页 |
1.3.1 高锰酸钾优点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0页 |
1.3.2 高锰酸钾去除水中有机物的效能 | 第20-22页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2-25页 |
1.4.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1.4.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35页 |
2.1 实验所用试剂与设备 | 第25-29页 |
2.1.1 实验用试剂 | 第25页 |
2.1.2 实验用仪器与设备 | 第25-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35页 |
2.2.1 主要试剂的制备 | 第29页 |
2.2.2 玻璃容器的洗涤方法 | 第29-30页 |
2.2.3 目标有机物的选择 | 第30页 |
2.2.4 恩诺沙星氧化实验 | 第30页 |
2.2.5 目标物氧化产物的识别 | 第30-31页 |
2.2.6 目标物氧化产物的分离、浓缩 | 第31-32页 |
2.2.7 目标物氧化产物的抑菌特性分析 | 第32-35页 |
第3章 高锰酸钾氧化恩诺沙星的产物识别 | 第35-54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高锰酸钾氧化恩诺沙星的氧化产物识别 | 第35-49页 |
3.2.1 恩诺沙星主要氧化产物的识别 | 第35-43页 |
3.2.2 恩诺沙星次要氧化产物的识别 | 第43页 |
3.2.3 恩诺沙星产物之一环丙沙星主要氧化产物识别 | 第43-49页 |
3.3 高锰酸钾氧化恩诺沙星的氧化途径解析 | 第49-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反应影响因素对恩诺沙星产物的影响 | 第54-60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高锰酸钾投加比例对产物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 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 | 第55-56页 |
4.4 pH值对产物的影响 | 第56-57页 |
4.5 缓冲溶液对产物的影响 | 第57-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高锰酸钾氧化恩诺沙星的产物抑菌特性分析 | 第60-79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平板实验评价混合产物的抑菌特性 | 第60-65页 |
5.2.1 目标物对实验菌株生长抑制的浓度范围 | 第60-62页 |
5.2.2 平板实验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5.3 光学密度实验评价混合产物的抑菌特性 | 第65-67页 |
5.4 光学密度实验评价单一产物的抑菌特性 | 第67-75页 |
5.4.1 恩诺沙星的分离氧化产物抑菌特性实验结果 | 第67-71页 |
5.4.2 主要产物环丙沙星的混合产物抑菌特性实验结果 | 第71-72页 |
5.4.3 主要产物环丙沙星的分离产物抑菌特性实验结果 | 第72-75页 |
5.5 恩诺沙星氧化产物结构与其抑菌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75-7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