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运行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7页
    1.1 研究缘起:中国式养老困局第7-9页
        1.1.1 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的养老新难题第7-8页
        1.1.2 政府的应对措施第8页
        1.1.3 焦点问题的研究期许第8-9页
    1.2 研究对象内涵界定第9-11页
    1.3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3.1 有关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述评第11-12页
        1.3.2 有关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研究述评第12-13页
        1.3.3 有关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述评第13-14页
    1.4 研究架构第14-15页
    1.5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2章 实践先河:南京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背景第17-23页
    2.1 试点探索:城市养老的鼓楼样板第17-18页
    2.2 试点推广: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必然选择第18-23页
        2.2.1 试点推广的必要性第18-21页
        2.2.2 试点推广的可行性第21-22页
        2.2.3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推广实施过程第22-23页
第3章 南京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运行机制第23-37页
    3.1 多元协同:主体职能的社会化第24-27页
    3.2 申报机制:自评他评相结合的申报机制第27-28页
    3.3 购买机制:独立关系委托性购买模式居多第28-30页
    3.4 筹付机制:多方共担、差异拨付第30-31页
    3.5 输出机制:服务输出为主,设备输出为辅第31-33页
    3.6 管理机制:多层次的智能化管理平台第33-34页
    3.7 监管机制:严格的准入及考评机制第34-37页
第4章 南京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成效与问题第37-58页
    4.1 实施成效第37-43页
        4.1.1 经济成效第37-39页
        4.1.2 社会成效第39-43页
    4.2 存在问题第43-58页
        4.2.1 目标受益群体缺乏针对性和梯度设计第44-47页
        4.2.2 政策调整缺乏过渡性与连续性第47-48页
        4.2.3 低价购买不足以支付社会组织服务成本第48-51页
        4.2.4 结付周期设计不合理与延迟结算现象普遍第51-52页
        4.2.5 评估机制科学合理性不足第52-53页
        4.2.6 家属照料型模式推行困难重重第53-54页
        4.2.7 智能化服务平台亟待完善第54-56页
        4.2.8 购买行为内部化与非竞争性特征显著第56-58页
第5章 完善南京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第58-68页
    5.1 加强立法建设,保障程序公平第58-60页
        5.1.1 制定专门性、针对性的政策文件,提高立法层次第58-59页
        5.1.2 完善政策内容第59-60页
    5.2 引入社会资源,促进市场竞争第60-62页
        5.2.1 引入市场因素,完善招投标竞争机制第60-62页
        5.2.2 府企社多方联合,建构“企业联合认领”第62页
    5.3 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梯度普惠制度第62-64页
        5.3.1 因地制宜,加大区街配套扶持力度第62-63页
        5.3.2 逐步扩面、梯度扶持、适度普惠第63-64页
    5.4 合理制定价格,规范资金结算第64页
    5.5 开展专业培训,建立奖惩机制第64-66页
    5.6 完善技术支撑,推进智能平台人性化第66-68页
回顾与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寿险公司盈利模式及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阿里巴巴小贷金融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