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Summary | 第3-4页 |
缩略词表 | 第5-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1.1 盐胁迫与玉米 | 第8-14页 |
1.1.1 盐胁迫对玉米的危害 | 第8-9页 |
1.1.2 玉米的抗盐机理 | 第9-10页 |
1.1.3 玉米耐盐性的鉴定方法 | 第10页 |
1.1.4 QTL的定位 | 第10-13页 |
1.1.5 DNA分子标记 | 第13页 |
1.1.6 玉米耐盐相关性状QTL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 第13-14页 |
1.2 玉米抗旱蛋白质组学研究与应用蛋白质组学在抗旱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2.1 蛋白质组学 | 第14页 |
1.2.2 蛋白质研究技术 | 第14-15页 |
1.2.3 玉米抗旱蛋白质组学进展 | 第15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玉米耐盐性QTL定位 | 第17-2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7-21页 |
2.2.1 种植 | 第17页 |
2.2.2 取样 | 第17页 |
2.2.3 表型测定 | 第17页 |
2.2.4 DNA的提取 | 第17-18页 |
2.2.5 SSR引物的筛选和DNA的扩增 | 第18-19页 |
2.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19-20页 |
2.2.7 带型统计 | 第20页 |
2.2.8 数据分析 | 第20页 |
2.2.9 构建F2群体遗传连锁图谱 | 第20-21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1-25页 |
2.3.1 引物筛选 | 第21-22页 |
2.3.2 表型性状耐盐性鉴定描述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2.3.3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性状的QTL定位 | 第23-25页 |
2.4 讨论 | 第25-26页 |
2.4.1 耐盐性状分析 | 第25-26页 |
2.4.2 玉米苗期QTL分析 | 第26页 |
2.4.3 QTL位点分析 | 第26页 |
2.5 结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玉米根系玉米根系抗旱性差异蛋白表达谱分析 | 第28-5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9-32页 |
3.1.4 数据分析 | 第3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2-51页 |
3.2.1 萌发实验 | 第32-34页 |
3.2.2 幼苗根系干旱胁迫处理 | 第34-36页 |
3.2.3 两种根系蛋白提取方法对比结果 | 第36-37页 |
3.2.4 干旱处理与对照条件下蛋白分析 | 第37-42页 |
3.2.5 差异蛋白COG注释分析 | 第42-43页 |
3.2.6 差异蛋白GO分析 | 第43-46页 |
3.2.7 差异蛋白的表达聚类分析 | 第46-47页 |
3.2.8 蛋白Pathway注释分析 | 第47-48页 |
3.2.9 蛋白Pathway富集分析 | 第48-51页 |
3.3 讨论 | 第51-53页 |
3.3.1 实验材料的选择 | 第51-52页 |
3.3.2 干旱胁迫对萌发期和幼苗的生长影响 | 第52页 |
3.3.3 差异蛋白表达定量分析 | 第52页 |
3.3.4 差异蛋白表达功能分析 | 第52页 |
3.3.5 代谢途径分析 | 第52-53页 |
3.4 结论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导师简介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