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苗期耐盐性的QTL定位与抗旱性的蛋白谱差异表达分析

摘要第2-3页
Summary第3-4页
缩略词表第5-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17页
    1.1 盐胁迫与玉米第8-14页
        1.1.1 盐胁迫对玉米的危害第8-9页
        1.1.2 玉米的抗盐机理第9-10页
        1.1.3 玉米耐盐性的鉴定方法第10页
        1.1.4 QTL的定位第10-13页
        1.1.5 DNA分子标记第13页
        1.1.6 玉米耐盐相关性状QTL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第13-14页
    1.2 玉米抗旱蛋白质组学研究与应用蛋白质组学在抗旱性研究中的应用第14-15页
        1.2.1 蛋白质组学第14页
        1.2.2 蛋白质研究技术第14-15页
        1.2.3 玉米抗旱蛋白质组学进展第15页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第二章 玉米耐盐性QTL定位第17-28页
    2.1 实验材料第17页
    2.2 实验方法第17-21页
        2.2.1 种植第17页
        2.2.2 取样第17页
        2.2.3 表型测定第17页
        2.2.4 DNA的提取第17-18页
        2.2.5 SSR引物的筛选和DNA的扩增第18-19页
        2.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19-20页
        2.2.7 带型统计第20页
        2.2.8 数据分析第20页
        2.2.9 构建F2群体遗传连锁图谱第20-21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1-25页
        2.3.1 引物筛选第21-22页
        2.3.2 表型性状耐盐性鉴定描述统计分析第22-23页
        2.3.3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性状的QTL定位第23-25页
    2.4 讨论第25-26页
        2.4.1 耐盐性状分析第25-26页
        2.4.2 玉米苗期QTL分析第26页
        2.4.3 QTL位点分析第26页
    2.5 结论第26-28页
第三章 玉米根系玉米根系抗旱性差异蛋白表达谱分析第28-5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8-32页
        3.1.1 实验材料第28页
        3.1.2 试验方法第28-29页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9-32页
        3.1.4 数据分析第3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2-51页
        3.2.1 萌发实验第32-34页
        3.2.2 幼苗根系干旱胁迫处理第34-36页
        3.2.3 两种根系蛋白提取方法对比结果第36-37页
        3.2.4 干旱处理与对照条件下蛋白分析第37-42页
        3.2.5 差异蛋白COG注释分析第42-43页
        3.2.6 差异蛋白GO分析第43-46页
        3.2.7 差异蛋白的表达聚类分析第46-47页
        3.2.8 蛋白Pathway注释分析第47-48页
        3.2.9 蛋白Pathway富集分析第48-51页
    3.3 讨论第51-53页
        3.3.1 实验材料的选择第51-52页
        3.3.2 干旱胁迫对萌发期和幼苗的生长影响第52页
        3.3.3 差异蛋白表达定量分析第52页
        3.3.4 差异蛋白表达功能分析第52页
        3.3.5 代谢途径分析第52-53页
    3.4 结论第53-55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55-56页
附录第56-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致谢第70-71页
导师简介第71-72页
作者简介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紫花苜蓿磷效率评价体系建立及其氮、磷代谢差异研究
下一篇:氢气拮抗乙烯延缓切花月季衰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