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氨基酸的简介 | 第9页 |
1.2 氨基酸的作用 | 第9-11页 |
1.2.1 能量来源以及与其它非功能分子转换 | 第9页 |
1.2.2 功能分子前体 | 第9-10页 |
1.2.3 功能分子 | 第10-11页 |
1.3 氨基酸的检测 | 第11-15页 |
1.3.1 光谱检测方法 | 第11-13页 |
1.3.2 色谱法 | 第13-15页 |
1.4 衍生试剂 | 第15-20页 |
1.4.1 双分子参与的衍生试剂 | 第15页 |
1.4.2 茚三酮 | 第15-16页 |
1.4.3 发生加成-消除的衍生试剂 | 第16-20页 |
1.5 氨基酸的缓释微胶囊 | 第20-23页 |
1.5.1 微胶囊的发展 | 第20-21页 |
1.5.2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第21-22页 |
1.5.3 喷雾干燥法优缺点 | 第22-23页 |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DNCFB做为衍生试剂建立Met的分析方法 | 第25-41页 |
2.1 前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2.2.2 化学试剂 | 第26-27页 |
2.2.3 储备液的制备 | 第27页 |
2.2.4 衍生试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27-28页 |
2.2.5 衍生方法 | 第28页 |
2.2.6 色谱条件 | 第28-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8页 |
2.3.1 对合成的分子的分析 | 第29-31页 |
2.3.2 衍生温度、PBS缓冲液pH的选择 | 第31-32页 |
2.3.3 Met衍生色谱图 | 第32页 |
2.3.4 衍生时间考察 | 第32-33页 |
2.3.5 重复性考察 | 第33页 |
2.3.6 精密度考察 | 第33-34页 |
2.3.7 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34-36页 |
2.3.8 牛奶样品Met含量的检测及加标回收率 | 第36-37页 |
2.3.9 混合氨基酸的衍生 | 第37-38页 |
2.4 结论 | 第38-39页 |
附图 | 第39-41页 |
第三章 P-NOS为Met衍生试剂的色谱分析方法 | 第41-52页 |
3.1 前言 | 第4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3.2.2 化学试剂 | 第41页 |
3.2.3 储备液的制备 | 第41-42页 |
3.2.4 衍生试剂的合成与表征 | 第42页 |
3.2.5 衍生方法 | 第42-43页 |
3.2.6 色谱条件 | 第4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3-49页 |
3.3.1 对合成分子的分析 | 第43-44页 |
3.3.2 衍生温度、PBS缓冲液pH的选择 | 第44页 |
3.3.3 Met衍生色谱图 | 第44-45页 |
3.3.4 衍生时间的考察 | 第45页 |
3.3.5 重复性考察 | 第45-46页 |
3.3.6 精密度考察 | 第46页 |
3.3.7 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46-48页 |
3.3.8 牛奶样品Met含量的检测 | 第48-49页 |
3.4 结论 | 第49-50页 |
附图 | 第50-52页 |
第四章 Met微胶囊的制备 | 第52-61页 |
4.1 前言 | 第52-5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3-54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53页 |
4.2.2 化学试剂 | 第53页 |
4.2.3 仪器制备 | 第53页 |
4.2.4 实验过程 | 第53页 |
4.2.5 溶出方法 | 第53-54页 |
4.2.6 衍生方法与色谱条件 | 第5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0页 |
4.3.1 微胶囊制备总结 | 第54-55页 |
4.3.2 Met微胶囊的性状 | 第55页 |
4.3.3 Met微胶囊溶出液的衍生色谱图 | 第55-56页 |
4.3.4 Met微胶囊的溶出率 | 第56-60页 |
4.4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