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 第10-13页 |
1.1 论文背景 | 第10-11页 |
1.1.1 时代背景 | 第10页 |
1.1.2 行业背景 | 第10页 |
1.1.3 企业背景 | 第10-11页 |
1.2 选题目的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1-13页 |
第2章 机场特许经营综述 | 第13-23页 |
2.1 特许经营概述 | 第13-15页 |
2.1.1 特许经营概念 | 第13-14页 |
2.1.2 特许经营的类型 | 第14-15页 |
2.2 机场特许经营的内涵 | 第15-18页 |
2.2.1 机场收入简述 | 第15-16页 |
2.2.2 机场特许经营的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2.3 机场特许经营的范围及收费模式 | 第17-18页 |
2.3 机场特许经营-我国机场业的发展方向 | 第18-23页 |
2.3.1 我国机场的行业特征与经营现状 | 第18-21页 |
2.3.2 机场特许经营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第3章 国内外机场特许经营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 第23-36页 |
3.1 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特许经营管理模式 | 第23-29页 |
3.1.1 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3.1.2 厦门航空港集团特许经营管理模式 | 第24-29页 |
3.2 CAAS(新加坡民航局)的特许经营管理模式 | 第29-32页 |
3.2.1 CAAS(新加坡民航局)基本情况 | 第29-30页 |
3.2.2 CAAS的特许经营管理方法 | 第30-31页 |
3.2.3 评价 | 第31-32页 |
3.3 香港机场的特许经营管理模式 | 第32-34页 |
3.3.1 香港机场的特许经营管理方式 | 第32-34页 |
3.3.2 评价 | 第34页 |
3.4 三个机场特许经营管理模式的综合比较 | 第34-36页 |
第4章 黄花机场特许经营管理模式设计 | 第36-60页 |
4.1 黄花机场现状分析 | 第36-47页 |
4.1.1 黄花机场基本情况 | 第36-37页 |
4.1.2 黄花机场生产经营情况分析 | 第37-39页 |
4.1.3 黄花机场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情况分析 | 第39-42页 |
4.1.4 黄花机场的业务运作模式分析 | 第42-47页 |
4.2 黄花机场特许经营的必要性 | 第47-48页 |
4.3 黄花机场特许经营管理模式设计思路概述 | 第48-49页 |
4.3.1 设计目标 | 第48页 |
4.3.2 设计原则 | 第48-49页 |
4.3.3 设计理念 | 第49页 |
4.4 黄花机场特许经营管理的初步模式与发展模式 | 第49-60页 |
4.4.1 机场科学定位 | 第49页 |
4.4.2 机场业务的重新界定 | 第49-51页 |
4.4.3 机场现有业务的特许经营管理初步模式 | 第51-57页 |
4.4.4 其它驻场运营单位的特许经营管理模式方案 | 第57页 |
4.4.5 特许经营管理的发展模式 | 第57-60页 |
第5章 黄花机场特许经营管理模式的实施 | 第60-72页 |
5.1 黄花机场特许经营管理模式的实施计划 | 第60-61页 |
5.2 特许经营管理模式的组织再造 | 第61-65页 |
5.2.1 特许经营管理初步模式的组织机构 | 第62-63页 |
5.2.2 特许经营管理发展模式的组织机构 | 第63-65页 |
5.3 特许经营管理模式实施的评估与控制 | 第65-68页 |
5.3.1 特许经营管理模式的评价体系 | 第65-66页 |
5.3.2 实施过程的控制 | 第66-68页 |
5.4 完善内部支持系统 | 第68-70页 |
5.5 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70-72页 |
5.5.1 合同的签订 | 第70页 |
5.5.2 安全服务的保障 | 第70页 |
5.5.3 受许人的选择 | 第70-71页 |
5.5.4 管理层的支持 | 第71-72页 |
结束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