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转型中国民间法与国家法关系的互补研究--以西北农村地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3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0页
    三、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四、研究的方法第11页
    五、需要说明的两个问题第11-13页
一、民间法的历史和起源第13-19页
    (一) 民间法的基本蕴含第13-16页
    (二) 民间法的起源第16-17页
    (三) 民间法的发展第17-19页
        1、民间法的发展第17-18页
        2、民间法的发展动力第18-19页
二、西北农村地区民间法的基础第19-28页
    (一) 西北农村地区民间法的经济依托第19-21页
    (二) 西北农村地区民间法的文化渊源第21-22页
    (三) 西北农村地区民间法的社会角色第22-24页
    (四) 西北农村地区民间法的政治基础第24-28页
        1、社会公共权力第24-26页
        2、社会权力视角下的民间法及其规定性第26页
        3、西北农村地区民间法的社会权力基础第26-28页
三、西北农村地区民间法的现状与地位第28-36页
    (一) 西北农村地区民间法的现状第28-30页
    (二) 西北农村地区民间法与国家法的二元独立第30-32页
    (三) 西北农村地区民间法与国家法的背离与冲突第32-33页
    (四) 西北农村地区民间法与国家法冲突的消极影响第33-36页
        1、理论危害第34页
        2、现实危害第34-36页
四、西北农村地区民间法与国家法的互动与互补第36-46页
    (一) 西北农村地区民间法的价值重构第36-37页
    (二) 西北农村地区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功能分析第37-39页
        1、西北农村地区民间法的优点第37-38页
        2、国家法及其运作的缺陷第38-39页
    (三) 西北农村地区民间法与国家法各自的作用边界第39-41页
        1、国家法必须调整的范围第40页
        2、民间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第40-41页
        3、当事人意思自治第41页
    (四) 西北农村地区民间法与国家法的互动与协调第41-46页
        1、民间法与国家法协同的理论基础第42-43页
        2、西北农村地区民间法与国家法的互动第43-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文本信息协助下的图像分类
下一篇:生态伦理批评视野中的《鹿苑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