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堤栅栏板护面消浪效果数值模拟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3.1 概述 | 第10-11页 |
1.3.2 波浪爬高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3 防浪墙波浪力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理论分析 | 第15-16页 |
1.4.2 数值模拟 | 第16页 |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波浪的数学模型和数值算法 | 第17-25页 |
2.1 波浪的数学模型 | 第17-20页 |
2.1.1 控制方程 | 第17-18页 |
2.1.2 湍流模型 | 第18-20页 |
2.1.3 边界条件 | 第20页 |
2.1.4 初始条件 | 第20页 |
2.2 波浪的数值算法 | 第20-24页 |
2.2.1 流场计算方法 | 第20-22页 |
2.2.2 VOF方法 | 第22-23页 |
2.2.3 几何重构方法 | 第23页 |
2.2.4 UDF简介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二维数值波浪水槽的理论分析 | 第25-51页 |
3.1 数值造波及消波原理 | 第25-31页 |
3.1.1 推板式造波原理 | 第26-28页 |
3.1.2 源函数造波原理 | 第28-29页 |
3.1.3 数值消波原理 | 第29-31页 |
3.2 线性波理论简介 | 第31-32页 |
3.3 数值波浪水槽波形分析 | 第32-45页 |
3.3.1 推板式造波模拟线性规则波 | 第32-39页 |
3.3.2 源函数法造波模拟线性规则波 | 第39-43页 |
3.3.3 两种方法对比 | 第43-45页 |
3.4 数值波浪水槽波浪力分析 | 第45-50页 |
3.4.1 立波的模拟 | 第45-46页 |
3.4.2 线性波浪力计算公式 | 第46-47页 |
3.4.3 作用于直墙上的波浪力的模拟 | 第47-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二维数值波浪水槽的试验分析 | 第51-60页 |
4.1 计算模型 | 第51-53页 |
4.1.1 计算模型网格划分 | 第52页 |
4.1.2 计算模型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第52-53页 |
4.1.3 边界上作用力的计算 | 第53页 |
4.2 结果分析及实验验证 | 第53-59页 |
4.2.1 波浪参数验证 | 第53-54页 |
4.2.2 作用在弧形返浪墙上的波浪力实验验证 | 第54-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斜坡堤栅栏板护面消浪效果数值模拟 | 第60-79页 |
5.1 栅栏板护面简介 | 第60-61页 |
5.2 栅栏板护面消浪理论分析 | 第61-62页 |
5.3 数值计算模型 | 第62-65页 |
5.3.1 计算模型 | 第62-64页 |
5.3.2 计算参数 | 第64页 |
5.3.3 计算工况 | 第64-65页 |
5.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5-74页 |
5.4.1 波浪在斜坡提上的爬高 | 第66-72页 |
5.4.2 波浪爬高衰减系数与糙率的关系 | 第72-73页 |
5.4.3 爬高衰减系数与坡度的关系 | 第73-74页 |
5.5 工程实例分析 | 第74-7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79-80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