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南宋东莞遗民诗社研究--以赵必(王象)为中心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8-10页
第一章 东莞遗民诗社概况第10-29页
    第一节 东莞遗民诗社的形成原因第10-16页
        一、社会文化背景第11-13页
        二、成社因素第13-16页
    第二节 东莞遗民诗社成员简述第16-21页
        一、诗社成员界定第16-17页
        二、诗社成员简述第17-21页
    第三节 诗社诗歌的创作主题第21-26页
        一、挽诗第21-22页
        二、赠友送别诗第22-24页
        三、山水诗第24-26页
    第四节 诗社诗歌的创作特点第26-29页
        一、隐逸的主旋律第26-27页
        二、对杜甫的推崇第27-29页
第二章 东莞遗民诗社成员的核心:赵必豫第29-45页
    第一节 赵必(?)的家世、生平与交游第29-33页
        一、赵必(?)的家世、生平第29-31页
        二、赵必(?)游考第31-33页
    第二节 赵必(?)诗作的思想内容第33-40页
        一、唱和送别诗第34-36页
        二、悼友诗第36-38页
        三、咏物诗第38-40页
    第三节 赵必(?)诗作的艺术特征第40-45页
        一、体格清劲、闲雅俊逸第40-41页
        二、感慨遥深、沉郁雄浑第41-43页
        三、引用典故、寄寓深远第43-45页
第三章 东莞遗民诗社的历史定位第45-52页
    第一节 东莞遗民诗社与同时期其他诗社的比较第45-50页
        一、与同时期大多数遗民诗社的相同点第45-48页
        二、东莞遗民诗社的特征第48-50页
    第二节 东莞遗民诗社的存在意义第50-52页
        一、诗社创作的纪实风格还原了历史真实第50-51页
        二、传承文化,整理故国文献第51-52页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郭启宏历史文人剧研究
下一篇:抗美援朝文学英雄叙事研究--以《谁是最可爱的人》、《远东:朝鲜战争》等个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