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数据约简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0页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9页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9-10页
第二章 粗糙集理论第10-18页
    2.1 粗糙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10-11页
    2.2 粗糙集理论的相关概念第11-13页
    2.3 模糊聚类第13-16页
        2.3.1 常见的模糊聚类算法第14-15页
        2.3.2 模糊聚类过程第15-16页
    2.4 粗糙集理论的特点第16-17页
    2.5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三章 属性选择与数据约简第18-23页
    3.1 约简与属性选择第18-19页
        3.1.1 属性选择的核心思想第18页
        3.1.2 近似约简与动态约简第18-19页
    3.2 基于粗糙集的数据约简第19-21页
        3.2.1 基本的约简与属性选择算法第19-20页
        3.2.2 扩展的粗糙集模型第20-21页
        3.2.3 相似、容差关系第21页
    3.3 粗糙集理论与其他理论的结合第21-22页
    3.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四章 一种新的基于粗糙集的分层聚类反馈约简算法模型第23-38页
    4.1 基于粗糙集的数据关系聚类第23-24页
    4.2 聚类方法第24-30页
        4.2.1 相关概念与定义第25-26页
        4.2.2 聚类反馈过程第26-29页
        4.2.3 基于粗糙集的数据关系聚类算法第29-30页
    4.3 隶属度分类处理第30-32页
        4.3.1 隶属度分类的过程第30-32页
        4.3.2 隶属度分类的界限设定第32页
    4.4 聚类的约简第32-36页
        4.4.1 聚类的约简过程第32-34页
        4.4.2 聚类约简方案第34-35页
        4.4.3 约简算法第35-36页
    4.5 粗糙集理论的聚类约简模型第36-37页
    4.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实验数据验证与分析第38-43页
    5.1 粗糙集理论工具简介第38页
    5.2 模拟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8-42页
        5.2.1 模拟数据获取第38-39页
        5.2.2 结果分析第39-42页
    5.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43-45页
    6.1 工作总结第43页
    6.2 展望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9-50页
详细中英文摘要第50-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京津冀都市圈农民工融入城市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银行应用系统用户验收测试在项目群管理模式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