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0-12页 |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10页 |
1.1.1 纳入标准 | 第10页 |
1.1.2 排除标准 | 第10页 |
1.2 临床数据收集 | 第10页 |
1.3 超声数据收集 | 第10页 |
1.4 对新生儿体重进行异常值检验 | 第10页 |
1.5 求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检验显著性 | 第10-11页 |
1.6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和最终方程式的建立 | 第11页 |
1.7 采用“腹围增加值”代替“足月腹围”建立新公式并检验 | 第11页 |
1.8 计算回归方程与实际测得值的符合度 | 第11页 |
1.9 上述公式的预测符合率与以往临床常用方法比较 | 第11页 |
1.10 统计学处理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实验结果 | 第12-16页 |
2.1 回归方程的建立和显著性检验 | 第12页 |
2.2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和最终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12页 |
2.3 回归方程预测值和实测值符合度检验 | 第12-13页 |
2.4 采用“腹围增加值”代替“孕期腹围”的结果比较 | 第13页 |
2.5 上述公式的预测符合率与以往临床常用方法比较 | 第13页 |
2.6 新回归方程与其他常用方法符合率比较 | 第13-16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16-18页 |
3.1 预测胎儿体重的重要性 | 第16页 |
3.2 超声在预测胎儿体重中的重要地位 | 第16页 |
3.3 孕妇宫高及腹围在预测胎儿体重中的重要地位 | 第16-17页 |
3.4 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 第17-1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1页 |
综述 | 第2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5-36页 |
附录:缩略词表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