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野下的共青城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 第9-10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2 国内外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2章 共青城的地域人文背景 | 第13-19页 |
2.1 地域人文背景 | 第13-16页 |
2.2 生态特色分析 | 第16-18页 |
2.2.1 鄱阳生态 | 第16-17页 |
2.2.2 鸟语花香 | 第17页 |
2.2.3 绿地葱郁 | 第17-18页 |
2.2.4 生态景区 | 第1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生态视野下的公共设施系统 | 第19-31页 |
3.1 公共设施与自然生态的共融性 | 第19-20页 |
3.1.1 以“生态环境为本”的思想 | 第19页 |
3.1.2 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之美 | 第19-20页 |
3.2 生态视野下公共设施分类 | 第20-30页 |
3.2.1 公共照明类设施 | 第21-23页 |
3.2.2 公共信息类设施 | 第23-24页 |
3.2.3 公共交通类设施 | 第24-25页 |
3.2.4 公共休闲类设施 | 第25-26页 |
3.2.5 公共服务类设施 | 第26-27页 |
3.2.6 公共卫生类设施 | 第27-29页 |
3.2.7 公共装饰类设施 | 第29-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生态视野下共青城公共设施使用状况分析 | 第31-43页 |
4.1 公共设施使用状况分析 | 第31-35页 |
4.1.1 问卷调查 | 第31-34页 |
4.1.2 行为调查 | 第34-35页 |
4.2 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 | 第35-42页 |
4.2.1 公共设施自身问题 | 第36-38页 |
4.2.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38-40页 |
4.2.3 后期管理和维护问题 | 第40-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共青城生态型公共设施设计方法研究 | 第43-57页 |
5.1 注重生态能源的创新设计 | 第43-48页 |
5.1.1 生态观念公共设施设计 | 第43页 |
5.1.2 公共设施与人的情感互动 | 第43-44页 |
5.1.3 基于生态能源的公共设施创新设计 | 第44-48页 |
5.2 生态型公共设施的材料选择 | 第48-51页 |
5.2.1 绿色生态材料选择的必要性 | 第48页 |
5.2.2 公共设施设计中材料选择考虑的因素 | 第48-49页 |
5.2.3 生态型公共设施设计中材料选择的途径 | 第49-51页 |
5.3 生态型公共设施的通用性设计 | 第51-54页 |
5.3.1 公共设施的通用性设计理念 | 第51-52页 |
5.3.2 生态型公共设施通用性设计的方法 | 第52-54页 |
5.4 生态型公共设施设计案例分析 | 第54-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