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46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8-44页 |
1.2.1 太阳能热发电吸热器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8-21页 |
1.2.2 Si_3N_4结合SiC陶瓷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1-28页 |
1.2.3 泡沫陶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8-29页 |
1.2.4 吸热器结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9-41页 |
1.2.5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吸热器流体流动分析研究进展 | 第41-44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44-46页 |
第2章 复相陶瓷吸热体材料性能及结构表征 | 第46-51页 |
2.1 基本性能测试 | 第46-47页 |
2.1.1 烧成收缩率测试 | 第46页 |
2.1.2 强度测试 | 第46-47页 |
2.1.3 气孔率及体积密度测试 | 第47页 |
2.2 抗热震性测试 | 第47-48页 |
2.3 热膨胀系数测试 | 第48页 |
2.4 抗氧化性测试 | 第48-49页 |
2.5 热物理性能测试 | 第49页 |
2.6 耐火度测试 | 第49-50页 |
2.7 材料相组成及显微结构分析 | 第50-51页 |
2.7.1 相组成分析(XRD分析) | 第50页 |
2.7.2 微观结构分析(SEM分析) | 第50页 |
2.7.3 微区成分分析(EPMA分析) | 第50-51页 |
第3章 莫来石结合Si_3N_4-SiC吸热陶瓷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 第51-68页 |
3.1 实验 | 第51-53页 |
3.1.1 实验所用原料 | 第51页 |
3.1.2 配方组成设计 | 第51-52页 |
3.1.3 制备工艺 | 第52-53页 |
3.2 性能及显微结构测试 | 第53-56页 |
3.2.1 烧成收缩率测试 | 第53页 |
3.2.2 抗折强度、气孔率及体积密度测试及外观分析 | 第53-55页 |
3.2.3 抗热震性测试 | 第55-56页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6-67页 |
3.3.1 样品烧成收缩性能分析 | 第56页 |
3.3.2 Pa、D、抗折强度以及外观分析 | 第56-58页 |
3.3.3 样品抗热震性分析 | 第58-59页 |
3.3.4 热膨胀性分析 | 第59页 |
3.3.5 抗氧化性分析 | 第59-61页 |
3.3.6 相组成分析 | 第61-63页 |
3.3.7 显微结构研究 | 第63-65页 |
3.3.8 样品成分分析 | 第65-6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4章 莫来石结合Si_3N_4-SiC吸热陶瓷材料烧成方式研究 | 第68-97页 |
4.1 实验 | 第68-70页 |
4.1.1 配方组成设计 | 第68-69页 |
4.1.2 制备工艺设计 | 第69-70页 |
4.2 性能及显微结构测试 | 第70-77页 |
4.2.1 烧成收缩率测试 | 第70-71页 |
4.2.2 抗折强度、气孔率、体积密度测试及外观分析 | 第71-75页 |
4.2.3 抗热震性测试 | 第75-77页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77-96页 |
4.3.1 样品烧成收缩性能分析 | 第77-78页 |
4.3.2 样品Pa和D以及外观分析 | 第78-80页 |
4.3.3 样品抗折强度分析 | 第80-81页 |
4.3.4 样品抗热震性分析 | 第81-82页 |
4.3.5 样品热膨胀系数分析 | 第82-83页 |
4.3.6 抗氧化性分析 | 第83-85页 |
4.3.7 相组成分析 | 第85-87页 |
4.3.8 显微结构研究 | 第87-91页 |
4.3.9 样品成分分析 | 第91-9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5章 改善Si_3N_4-SiC吸热陶瓷材料致密度的途径 | 第97-121页 |
5.1 实验 | 第97-99页 |
5.1.1 实验所用原料 | 第97-98页 |
5.1.2 制备工艺 | 第98-99页 |
5.2 性能及显微结构测试 | 第99-102页 |
5.2.1 干燥收缩率及烧成收缩率测试 | 第99页 |
5.2.2 抗折强度、Pa、D及外观分析 | 第99-100页 |
5.2.3 抗热震性测试 | 第100-102页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02-120页 |
5.3.1 样品烧成收缩性能的分析 | 第102页 |
5.3.2 样品Pa和D的分析 | 第102-103页 |
5.3.3 样品抗折强度分析 | 第103页 |
5.3.4 样品抗热震性分析 | 第103-104页 |
5.3.5 样品热膨胀系数分析 | 第104-105页 |
5.3.6 抗氧化性分析 | 第105-106页 |
5.3.7 热物理性能分析 | 第106页 |
5.3.8 样品耐火度分析 | 第106-107页 |
5.3.9 样品致密化机理研究 | 第107-113页 |
5.3.10 显微结构分析 | 第113-117页 |
5.3.11 样品成分分析 | 第117-12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6章 提高Si_3N_4-Sic吸热陶瓷材料抗氧化性研究 | 第121-144页 |
6.1 实验 | 第121-122页 |
6.2 性能及显微结构测试 | 第122-124页 |
6.2.1 烧成收缩率测试 | 第122页 |
6.2.2 抗折强度、气孔率及体积密度测试 | 第122-123页 |
6.2.3 抗热震性测试 | 第123-124页 |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24-143页 |
6.3.1 影响样品烧成收缩性能的因素 | 第124-125页 |
6.3.2 样品Pa、D以及外观分析 | 第125-126页 |
6.3.3 样品抗折强度及抗热震性分析 | 第126-127页 |
6.3.4 热膨胀系数分析 | 第127页 |
6.3.5 抗氧化性分析 | 第127-128页 |
6.3.6 热物理性能分析 | 第128页 |
6.3.7 样品耐火度分析 | 第128-129页 |
6.3.8 抗氧化机理研究 | 第129-135页 |
6.3.9 显微结构分析 | 第135-140页 |
6.3.10 样品成分分析 | 第140-14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43-144页 |
第7章 氧化锆增韧Si_3N_4-SiC吸热陶瓷材料研究 | 第144-163页 |
7.1 实验 | 第144-145页 |
7.2 性能及显微结构测试 | 第145-147页 |
7.2.1 样品烧成收缩率测试 | 第145页 |
7.2.2 气孔率及体密度测试 | 第145-146页 |
7.2.3 抗热震性测试 | 第146-147页 |
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47-162页 |
7.3.1 样品烧成收缩及Pa和D分析 | 第147-148页 |
7.3.2 影响样品抗折强度及抗热震性分析 | 第148-149页 |
7.3.3 影响样品热膨胀系数的因素 | 第149-150页 |
7.3.4 抗氧化性分析 | 第150页 |
7.3.5 热物理性能分析 | 第150-151页 |
7.3.6 影响样品耐火度的因素 | 第151页 |
7.3.7 样品的相组成分析 | 第151-154页 |
7.3.8 样品的显微结构分析 | 第154-159页 |
7.3.9 样品成分分析 | 第159-162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62-163页 |
第8章 太阳能热发电用Si_3N_4-SiC复相泡沫陶瓷吸热体的研制 | 第163-170页 |
8.1 实验 | 第163-165页 |
8.1.1 前驱体的选择 | 第163-164页 |
8.1.2 样品制备 | 第164-165页 |
8.2 泡沫陶瓷的性能分析 | 第165-168页 |
8.2.1 泡沫陶瓷气孔率分析 | 第165-166页 |
8.2.2 抗压强度分析 | 第166页 |
8.2.3 抗热震性测试及分析 | 第166-167页 |
8.2.4 相组成分析 | 第167-168页 |
8.2.5 宏观结构及显微结构分析 | 第168页 |
8.3 本章小结 | 第168-170页 |
第9章 容积式吸热器设计及性能分析 | 第170-184页 |
9.1 太阳能容积式吸热器结构设计 | 第170-174页 |
9.2 太阳能容积式吸热器的热性能分析 | 第174-177页 |
9.2.1 吸热体传热换热模型 | 第174-176页 |
9.2.2 吸热体流体模型 | 第176-177页 |
9.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77-182页 |
9.3.1 吸热器温度场分析 | 第177-180页 |
9.3.2 吸热器压强及流体场分析 | 第180-182页 |
9.4 本章小结 | 第182-184页 |
第10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第184-188页 |
10.1 全文结论 | 第184-187页 |
10.2 本文创新点 | 第187页 |
10.3 下一步工作建议 | 第187-18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8-198页 |
致谢 | 第198-199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第199-2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