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大型 LNG 储罐发展概述 | 第12-15页 |
1.2.2 储罐及库区性能化安全设计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论文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大型 LNG 储罐安全设计 | 第22-38页 |
2.1 液化天然气储存系统危险性分析 | 第22-24页 |
2.1.1 LNG 的危险性 | 第22-23页 |
2.1.2 LNG 储存过程的危险性 | 第23-24页 |
2.2 LNG 储罐形式选择 | 第24-27页 |
2.2.1 LNG 储罐罐型选择 | 第24-26页 |
2.2.2 LNG 全容式储罐 | 第26-27页 |
2.3 LNG 储罐内罐材质选择 | 第27-31页 |
2.3.1 内罐材质的特殊要求 | 第27页 |
2.3.2 LNG 储罐常用低温钢概述 | 第27-29页 |
2.3.3 9Ni 钢安全性分析 | 第29-31页 |
2.3.4 LNG 储罐内罐材质选择 | 第31页 |
2.4 LNG 储罐仪表系统设计 | 第31-37页 |
2.4.1 LNG 储罐仪表系统概述 | 第31-34页 |
2.4.2 LNG 储罐仪表系统设计 | 第34-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LNG 储罐区性能化布局设计技术 | 第38-52页 |
3.1 LNG 储罐区性能化布局设计 | 第38-42页 |
3.1.1 LNG 储罐区性能化布局设计方法和目的 | 第38-39页 |
3.1.2 LNG 储罐区性能化布局设计程序 | 第39-41页 |
3.1.3 LNG 储罐区性能化布局设计软件支持 | 第41-42页 |
3.2 LNG 储罐防火间距确定主要依据 | 第42-45页 |
3.2.1 国外 LNG 站场安全标准规范 | 第42-43页 |
3.2.2 国内 LNG 站场安全标准规范 | 第43-44页 |
3.2.3 LNG 站场安全标准规范发展动态 | 第44-45页 |
3.3 LNG 储罐防火间距确定方法 | 第45-50页 |
3.3.1 NFPA59A-2009 标准规定储罐防火间距 | 第46-48页 |
3.3.2 EN1473-2007 标准规定储罐防火间距 | 第48-50页 |
3.4 LNG 储罐区布局设计方案 | 第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LNG 储罐区性能化风险分析研究 | 第52-67页 |
4.1 LNG 储罐区性能化风险分析概述 | 第52-55页 |
4.1.1 LNG 储罐区性能化风险分析方法 | 第52页 |
4.1.2 LNG 储罐区性能化风险分析程序 | 第52-55页 |
4.2 LNG 储罐区事故场景选取方法 | 第55-56页 |
4.3 LNG 储罐区风险分析标准 | 第56-62页 |
4.3.1 风险可接受标准制定原则 | 第56-57页 |
4.3.2 个人风险可接受标准 | 第57-60页 |
4.3.3 社会风险可接受标准 | 第60-62页 |
4.4 LNG 储罐区风险分析计算 | 第62-65页 |
4.4.1 个人及社会风险计算模型 | 第62-63页 |
4.4.2 LNG 储罐区事故概率的确定 | 第63页 |
4.4.3 LNG 储罐区风险计算软件 | 第63-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超大型 LNG 储罐区性能化安全设计技术应用 | 第67-90页 |
5.1 LNG 接收站储罐区概况 | 第67-69页 |
5.1.1 LNG 接收站概况 | 第67页 |
5.1.2 LNG 储罐区规划 | 第67-68页 |
5.1.3 自然条件概况 | 第68-69页 |
5.2 LNG 储罐区性能化布局设计 | 第69-81页 |
5.2.1 依据 NFPA59A-2009 确定储罐防火间距 | 第69-73页 |
5.2.2 依据 EN1473-2007 确定储罐防火间距 | 第73-79页 |
5.2.3 LNG 储罐区布局设计 | 第79-81页 |
5.3 LNG 储罐区性能化风险分析 | 第81-88页 |
5.3.1 区域信息收集 | 第81-82页 |
5.3.2 事故场景筛选 | 第82-83页 |
5.3.3 事故后果分析 | 第83-85页 |
5.3.4 事故风险计算 | 第85-87页 |
5.3.5 提高风险水平建议措施 | 第87-8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90-91页 |
6.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