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破产法论文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9页
0. 引言第13-21页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0.1.1 选题背景第13-14页
        0.1.2 选题意义第14-15页
    0.2 文献综述第15-19页
    0.3 研究方法第19页
    0.4 基本思路与逻辑结构第19-21页
1.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之基础第21-32页
    1.1 重整制度的价值目标基础第21-23页
    1.2 重整程序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现实基础第23-27页
        1.2.1 重整失败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第24-25页
        1.2.2 债务人的道德风险由债权人承担第25页
        1.2.3 债权人意思自治受到限制第25-27页
    1.3 重整程序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第27-30页
        1.3.1 私法精神是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内在呼唤第27-29页
        1.3.2 市场交易秩序是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外在要求第29-30页
    小结第30-32页
2. 重整计划制定主体与债权人的保护第32-38页
    2.1 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实践现状及问题第32-35页
        2.1.1 现状第32-34页
        2.1.2 问题第34-35页
    2.2 我国立法的完善第35-37页
        2.2.1 增加债权人对重整计划草案的提出权第35-36页
        2.2.2 债权人重整计划草案的提出权的保障——信息披露第36-37页
    小结第37-38页
3. 重整清偿率的设定与债权人保护第38-50页
    3.1 上市公司重整中债权清偿的现状及问题第38-42页
        3.1.1 现状第38-41页
        3.1.2 问题——对重整清偿率设定标准的反思第41-42页
    3.2 清偿率的影响因素第42-45页
        3.2.1 评估的准确性第42-43页
        3.2.2 延期受偿的损失第43页
        3.2.3 上市公司“壳”资源的价值第43-44页
        3.2.4 政府在重整中的角色定位第44-45页
        3.2.5 重整成本第45页
    3.3 提高清偿率来保护债权人的措施第45-48页
        3.3.1 增加清偿率标准的考量因素第45-46页
        3.3.2 端正政府角色的定位第46-47页
        3.3.3 保障债权人的知情权和异议权第47-48页
        3.3.4 控制重整成本第48页
    3.4 提高普通债权清偿率的其他安排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4. 重整计划表决时债权人保护第50-55页
    4.1 我国重整计划表决时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第50-51页
    4.2 表决前信息披露对债权人的保护第51-54页
        4.2.1 信息披露的内容之完善第51-53页
        4.2.2 信息披露的程度之完善第53-54页
    小结第54-55页
5. 重整计划强制批准时的债权人保护第55-67页
    5.1 我国强制批准重整计划的现状第55-57页
    5.2 强裁适用的基本理论第57-59页
        5.2.1 强裁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第57页
        5.2.2 强裁、绝对优先权与新价值例外第57-59页
    5.3 我国上市公司的重整实践中的问题第59-60页
    5.4 确立强裁中债权人的保护规则第60-65页
        5.4.1 确立最低限度接受原则第61页
        5.4.2 给予担保债权人充足的保护第61-62页
        5.4.3 确立绝对优先原则与新价值例外第62-64页
        5.4.4 完善担保物价值的评估第64-65页
        5.4.5 重构强制批准的程序第65页
    小结第65-67页
结束语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后记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我国老年护理消费需求与购买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