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信源编码理论论文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信源编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0-14页
        1.2.1 数据融合技术第10-13页
        1.2.2 分布式信源编码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第14-16页
第2章 分布式信源编码原理第16-26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分布式信源编码原理第16-17页
    2.3 分布式信源编码理论基础第17-21页
        2.3.1 Slepian-Wolf 编码定理第17-20页
        2.3.2 Wyner-Ziv 编码定理第20-21页
    2.4 分布式信源编码主要方法第21-25页
        2.4.1 基于校验子的 DISCUS 编码方法第21-23页
        2.4.2 Turbo 编码方法第23-24页
        2.4.3 LDPC 编码方法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无线传感器中的分布式信源编码第26-41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分布式信源编码系统第26-27页
    3.3 编码器与解码器第27-28页
        3.3.1 编码器第27-28页
        3.3.2 解码器第28页
    3.4 相关性模型第28-33页
        3.4.1 线性相关性模型第28-29页
        3.4.2 相关性追踪模型第29-31页
        3.4.3 算法仿真第31-33页
    3.5 分层分布式信源编码第33-40页
        3.5.1 基于 LEACH 的分布式信源编码第33-35页
        3.5.2 层间相关性消除第35-37页
        3.5.3 算法仿真第37-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分布式信源编码仿真分析及实现第41-54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实验与仿真第41-44页
        4.2.1 网络结构第42页
        4.2.2 传感器节点设计第42-43页
        4.2.3 实验仿真分析第43-44页
    4.3 平台搭建第44-53页
        4.3.1 传感器网络互联第46-47页
        4.3.2 温度传感器静态时序逻辑驱动第47-50页
        4.3.3 上位机软件设计第50-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TE-Advanced的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研究
下一篇:可切换的D8PSK/8QAM光调制装置及其光纤传输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