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 引言 | 第10-13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观点 | 第11-12页 |
(四) 研究的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1.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重点难点 | 第13页 |
3.创新之处 | 第13页 |
二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 第13-21页 |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导向 | 第14-15页 |
(二) 深入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 第15-16页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建构 | 第16页 |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 | 第16-17页 |
(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体式学习教育路径的内涵解读 | 第17-21页 |
1、 生活化路径解读 | 第18页 |
2、 社会化路径解读 | 第18-19页 |
3、 大众化路径解读 | 第19-21页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体式学习教育路径的必要性分析 | 第21-26页 |
(一) 生活化、社会化和大众化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必然途径 | 第21-23页 |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念特征和践行要求 | 第21页 |
2. 国民教育的领域范围和使命要求 | 第21-22页 |
3.生活化、社会化和大众化是解决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必然选择 | 第22-23页 |
(二) 生活化、社会化和大众化路径具有的鲜明特点 | 第23-26页 |
1. 具有鲜明的方法性和通俗性 | 第23-25页 |
2.具有鲜明的主导性和时代性 | 第25页 |
3.具有最广泛的包容性和民族独特性 | 第25-26页 |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体式学习教育路径的可行性分析 | 第26-32页 |
(一) 社会化、生活化和大众化的平行互补关系及其内在逻辑关联 | 第26-29页 |
1. 社会化、生活化和大众化之间的互补关系 | 第26-27页 |
2. 生活化、社会化和大众化之间的逻辑关联 | 第27-29页 |
(二) 生活化、社会化和大众化路径实施状况勾描 | 第29-30页 |
(三) 生活化、社会化和大众化是立体式的传播路径 | 第30-32页 |
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体式学习教育路径的的具体模式 | 第32-37页 |
(一) 地方文化的差异性 | 第32-33页 |
(二) 现阶段我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现状 | 第33-34页 |
(三) 多种社会化、生活化和大众化模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国民教育 | 第34-37页 |
1. 多种层级模式推进 | 第34-35页 |
2. 多渠道全方位教育联合及保障机制 | 第35页 |
3.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普及模式相结合 | 第35-37页 |
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体式学习教育路径的的展望 | 第37-43页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生活化的未来路径 | 第37-38页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生活化的现存资源前提 | 第37-38页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生活化的未来趋势 | 第38页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社会化的未来路径 | 第38-40页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时代背景的关联性 | 第38-39页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社会化的可能方向 | 第39-40页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大众化的未来路径 | 第40-43页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大众化的现有条件 | 第40页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大众化的未来走向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