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问题研究--基于中美生产性服务贸易比较的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导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1.1.2 生产性服务的内涵与界定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2.1 影响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研究 | 第9-10页 |
1.2.2 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研究 | 第10-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 第14-15页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页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14-15页 |
2 中美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比较 | 第15-28页 |
2.1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 第15-22页 |
2.1.1 中国生产性服务跨境贸易的发展现状 | 第15-19页 |
2.1.2 中国生产性服务商业存在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2.1.3 小结 | 第21-22页 |
2.2 美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现状 | 第22-26页 |
2.2.1 美国生产性服务跨境贸易规模 | 第22-26页 |
2.2.2 美国生产性服务商业存在 | 第26页 |
2.3 小结 | 第26-28页 |
3 中美两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 | 第28-36页 |
3.1 国际贸易竞争力测度指标选取 | 第28-30页 |
3.2 中美两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 第30-35页 |
3.3 小结 | 第35-36页 |
4 美国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经验分析 | 第36-42页 |
4.1 波特钻石模型 | 第36-37页 |
4.2 美国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条件 | 第37-40页 |
4.3 美国政府的作用分析 | 第40-42页 |
5 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对策 | 第42-48页 |
5.1 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条件分析 | 第42-44页 |
5.2 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对策 | 第44-48页 |
5.2.1 加强人力资本投入,完善职业培训体系 | 第45页 |
5.2.2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参与国际竞争 | 第45页 |
5.2.3 完善产业布局,发挥集群效应 | 第45-46页 |
5.2.4 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 第46页 |
5.2.5 建立生产者服务行业管理体系 | 第46-47页 |
5.2.6 抓住机遇,积极承包国际产业转移 | 第47-48页 |
6 结论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