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0-15页 |
| ·文献述评 | 第15页 |
| ·研究方案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可能的创新 | 第16-17页 |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页 |
| ·农村居民点 | 第17页 |
| ·农村居民点整理 | 第17页 |
| ·收入理论 | 第17-18页 |
| ·认知理论 | 第18-19页 |
| ·层次需求理论 | 第19页 |
| 3 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25页 |
| ·农户的基本特征对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影响 | 第19-20页 |
| ·家庭人口年龄 | 第20页 |
| ·家庭人口素质 | 第20页 |
|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影响 | 第20-22页 |
| ·农户家庭收入 | 第20-21页 |
| ·农户对信贷的依赖 | 第21-22页 |
| ·层次需求因素 | 第22页 |
| ·农户家庭存款 | 第22页 |
| ·认知因素对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影响 | 第22-23页 |
| ·其他因素对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影响 | 第23-25页 |
| ·对人际关系的依赖 | 第23页 |
| ·消费心理因素 | 第23-24页 |
| ·迷信心理 | 第24页 |
| ·对原有住房的不舍情绪 | 第24页 |
| ·区位因素 | 第24页 |
| ·房屋条件 | 第24-25页 |
| 4 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实证研究:以辽阳市为例 | 第25-39页 |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25页 |
| ·调查地点及样本选择 | 第25页 |
| ·变量说明 | 第25页 |
| ·调研结果的统计性描述 | 第25-34页 |
| ·样本户户主的基本情况 | 第25-27页 |
| ·样本户家庭的基本情况 | 第27-29页 |
| ·样本农户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认知分析 | 第29-32页 |
| ·样本农户参加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统计分析 | 第32页 |
| ·小结 | 第32-34页 |
|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 第34-39页 |
| ·理论模型构建 | 第34-35页 |
| ·变量选取 | 第35-36页 |
| ·回归结果 | 第36-39页 |
| 5 研究结论和对策 | 第39-42页 |
| ·研究结论 | 第39-40页 |
| ·辽阳市农户经济状况良好,有利于农村居民点整理 | 第39页 |
| ·农户信贷渠道不畅通,制约农村居民点整理 | 第39页 |
| ·农户对整理的知渠道单一,制约农村居民点整理 | 第39页 |
| ·大部分农户有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意愿 | 第39-40页 |
| ·农户对农村居民点认知程度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 | 第40页 |
| ·对策建议 | 第40-42页 |
| ·加强政府监管,畅通融资渠道 | 第40页 |
| ·加强政府宣传教育、提高农民认知水平和文化素质、拓宽认知渠道 | 第40页 |
| ·加强政府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补贴 | 第40-41页 |
| ·充分开展业余文化生活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附录一 | 第48-49页 |
| 附录二 | 第49-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