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4-6页 |
CONTENTS | 第6-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结构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案例介绍 | 第19-24页 |
2.1 违法用地被发现 | 第19-20页 |
2.2 说你是别墅你就是别墅 | 第20-21页 |
2.3 既罚又拆没商量 | 第21-22页 |
2.4 拆了又建 | 第22-24页 |
第3章 违法房地产商的违法动机分析 | 第24-28页 |
3.1 使用集体土地建设的合法审批程序 | 第24-25页 |
3.2 “榜样”的力量 | 第25页 |
3.3 土地出让金使建房成本过高和国家政策不明确 | 第25-26页 |
3.4 国家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太少 | 第26-28页 |
第4章 处罚方式的经济学分析 | 第28-35页 |
4.1 强制拆除阻止不了违法行为 | 第28-31页 |
4.2 罚款更不足以震慑违法者 | 第31-32页 |
4.3 强拆比罚款相对有效 | 第32-33页 |
4.4 根本问题在于土地出让金 | 第33-35页 |
第5章 土地是政府的“奶酪” | 第35-38页 |
5.1 土地财政 | 第35-36页 |
5.2 公权力滥用 | 第36-38页 |
第6章 违建实际上是一种制度创新 | 第38-41页 |
6.1 戴维斯和诺思的制度创新理论 | 第38-39页 |
6.2 本违法案例的创新性分析 | 第39-41页 |
第7章 对目前土地管理工作的政策建议 | 第41-45页 |
7.1 提高对失地农民的补偿 | 第41-42页 |
7.2 公权力是把“双刃剑” | 第42-43页 |
7.3 明确“公共利益”范围,探索农村建设用地流转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件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