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海盆地上中新统—更新统储层物源识别:来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
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11页 |
ABSTRACT | 第11-1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9-29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科学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沉积盆地物源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一、传统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二、新型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第三节 莺歌海盆地物源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24-26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6-29页 |
一、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三、完成的工作量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9-43页 |
第一节 构造 | 第29-32页 |
第二节 地层 | 第32-34页 |
第三节 盆地演化 | 第34-35页 |
第四节 潜在物源区地质特征 | 第35-43页 |
一、海南岛地质背景 | 第35-37页 |
二、越南北部红河流域地质背景 | 第37-39页 |
三、越南中部地质背景 | 第39-43页 |
第三章 样品与分析方法 | 第43-50页 |
第一节 样品来源 | 第43-47页 |
第二节 分析方法 | 第47-50页 |
一、锆石U-Pb年龄 | 第47页 |
二、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第47-48页 |
三、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分析 | 第48页 |
四、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沉积岩锆石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第50-80页 |
第一节 锆石年代学分析结果 | 第50-70页 |
一、海南西部河流样品 | 第50-54页 |
二、越南北部河流样品 | 第54-56页 |
三、越南中部河流样品 | 第56-58页 |
四、莺歌海盆地样品 | 第58-70页 |
第二节 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 | 第70-75页 |
第三节 常量元素组成 | 第75-77页 |
第四节 微量元素组成 | 第77-78页 |
第五节Sr-Nd同位素组成 | 第78-80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80-123页 |
第一节 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其物源的指示意义 | 第80-95页 |
一、潜在源区的年代学特征及其识别标志 | 第80-82页 |
二、莺歌海盆地物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82-92页 |
三、莺歌海盆地物源的时间变化规律 | 第92-95页 |
第二节 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示踪 | 第95-108页 |
一、地球化学物源示踪 | 第95-100页 |
二、Sr-Nd同位素物源示踪 | 第100-103页 |
三、红河袭夺事件时间的约束 | 第103-108页 |
第三节 对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的制约 | 第108-123页 |
一、海南大地构造演化 | 第108-112页 |
二、扬子地块南缘大地构造演化 | 第112-118页 |
三、印支板块东缘大地构造演化 | 第118-12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23-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53页 |
附表 | 第153-261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261-264页 |